“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薛涛:第三方治理的三大难题和两个思路

薛涛:第三方治理的三大难题和两个思路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24 08:49:49阅读:

本篇文章1572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张分别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的《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报告作出批示,国务院近期还将讨论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e20研究所执行院长、清华大学环境研究所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涛表示,目前第三方治理主要针对产业领域,就目前情况而言,第三方治理的实施仍面临三大问题需要解决。

三个障碍

据估计,中国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70%,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然而,目前工业污染控制设施的社会化运营率仍然相对较低,只有5%左右,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社会化运营率已经达到50%左右。因此,要真正实施第三方治理,仍有三大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工业企业的支付信用。这是第三方治理受阻的直接原因。如果采用委托经营方式,付款不到位,将会影响环保企业的经营,最终导致双方责任不清的纠纷。然而,如果采用bot方式,环保企业将支付环保设备,这将扩大他们对支付信贷的依赖。工业企业的支付信用将成为一个致命因素,实施第三方治理的压力也将增加。

其次,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这是第三方治理发展不力的关键和根本原因。环境保护本身属于政策市场,更注重工业企业受政府监管的力度。如果政府不缺席,不降低环境保护标准来追求gdp,第三方治理的基本土壤可能会出现。环保企业监管不到位,设施无法进入实际运行。即使经营良好的企业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支付信贷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降低成本的动机,即使是已经投入运行的环保设备也可能存在支付信用的问题。

最后,有必要引入第三方专业组织。第三方治理本身属于标准的契约环境服务。无论环境保护局的监管是否公平合理,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商业和技术问题的矛盾分析、责任认定和争议解决都需要其他专业机构的帮助,这使得双方委托关系按照合同有序运行,使得政府在企业监管中的处罚行为更加科学,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两种想法

随着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实施,促进了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大型环保企业,其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机遇逐渐凸显,条件日益成熟。

薛涛指出,要想突破第三方治理的几大难题,首先必须加强环保局的监管。其次,要公开第三方治理企业的作用,公开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环保部门的监管到位,不仅能使只建成未运行的环保设施真正进入运行状态,还带来两个积极因素:

首先,敦促工业企业在环保设施建设阶段选择更合理的工艺设计,在保证运行排放效果的前提下,考虑整个运行周期的成本最小化,实现最佳性价比;与制约环保企业发展的恶性循环不同,长期以来用户在环保设施招标方案中只考虑最低建设投资。在这种要求下,鼓励工业企业在建设阶段选择更好的环保企业,并及早介入,提高环保设施的建设水平,逐步推广dbo法。

其次,在运营期内,环保监管到位后,工业企业运营环保设施的技术能力不足,且之前建成的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有更多的改造机会。这时,如果工业企业的支付信用不到位,更多的企业可以采用烂尾的方法,一些环保企业会亲自介入。据了解,dbo、rot等模式已被用于处理工业污染的环保公司,如美国的McKing,以及大型中央企业和跨国企业的项目,如中粮集团。

不过,薛涛补充称,为了确保环保局的监管到位,有必要将其执法行动和工业企业的排放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并逐步修复双方多年来的不信任关系。通过引入社会监督,建立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实现环保局、工业企业和治污企业的同时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真正保证设施的最终运行效果。

对此,清华大学环境研究所环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体废物网/中国空气网总编辑符涛博士持相同观点。符涛说,如果我们仅仅强调第三方治理,治理效果就无法保证。然而,一个优秀的专业环保公司敢于承担责任,他需要环境法给他一个责任的位置,以便在履行职责的同时获得地位和市场。

标题:薛涛:第三方治理的三大难题和两个思路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77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