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领域:“十一五”发展与“十二五”展望
本篇文章861字,读完约2分钟
9月21日,在由中国水网、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头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和国家环保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主办的“2012(第四届)上海水热点论坛”上,国家环保技术管理与评价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对我国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王凯军首先谈到了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2006年,第一届水务行业先进技术沙龙发布了一份绿皮书。2009年,两个部委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2010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发改委发布了该指南
王凯军在谈到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时,详细介绍了水热技术、荔浦技术、中间阶段分离技术等先进技术。通过对一些实际案例的解释,他得出结论,这些技术发展是重要的,但过分强调背离了厌氧技术发展的主流。厌氧工艺的最新发展不是在污泥消化领域,而是在其他高固含量厌氧消化领域。他还介绍说,先进的技术是由于混合设备的进步:混合的多样性降低了厌氧应用和设计的门槛,大大简化了操作和管理;反应器材料进展:大型金属反应器加快了应用速度和周期,促进了产业化发展;沼气利用进展:高效热电联产设备和沼气升级技术不断扩大了厌氧技术的应用范围。
王凯军还详细介绍了污泥好氧堆肥技术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各种污泥焚烧(混合燃烧)处理技术的发展。王凯军表示,目前,在关注污泥堆肥技术的同时,缺乏对整个土地利用行业的关注。技术政策中提出的政府优先采购在政府层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因此,产业链的缺失导致堆肥技术的市场化。最近,环境保护部正在制定一项政策,补贴堆肥产品的政策采购,从而最终刺激堆肥市场。
在谈到污泥深度脱水干燥技术的发展时,王凯军说,开发的相关技术有:第一类技术是污泥加钙干燥稳定化技术;第二类技术是化学调质高倩脱水技术;第三类是高倩脱水技术的生物浸出预处理。王凯军指出,目前高倩的脱水并不代表可持续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标题:污泥领域:“十一五”发展与“十二五”展望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209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傅涛:将污水处理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