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洞庭湖前期治理将投168亿
本篇文章910字,读完约2分钟
17日,省(湖南省,下同)水利厅透露,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重点放在水利上,这将给湖南水利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湖南将抓住这一巨大利益,全面治理全省的江河湖泊。预计将投资168亿元用于洞庭湖的早期治理。
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坦言,与“十一五”期间湖南交通、通信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湖南的水利建设无疑是负债累累。主要体现在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民生水利发展滞后、基层水利服务能力薄弱、水利投资体制和机制不尽人意等方面。
据报道,在“十二五”期间,我省水利厅将突出以下建设重点。突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210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将得到加强;突出以大江大河大湖治理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实施以官塘河水库、金塘冲水库、邙山水库扩建为重点的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洞庭湖区和全省河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梁倩湖、双岔河、大通湖东河等22条蓄滞洪堤建设;8个蓄滞洪区,包括梁倩湖埂、双岔埂和大通湖东埂,将安全建成。通过治理,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重点堤防达到20年一遇,基本解决了洞庭湖防洪安全问题。全面整治华容河,疏通湖南、京师、袁、李等河流。
据悉,我省正在抓紧制定和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目前,《意见稿》已经基本确定,将于近期在省委一号文件中发布。
我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的原则,以三项水利工程为重点,突出四项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是建立四项制度,划定三条红线,即: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努力制定主要河流配水规划,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用水效率控制体系,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水资源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建立水功能区污染限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污染限制红线,严格核实水功能区污染能力,严格控制排入江河湖泊的污水总量;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负总责。
标题:“十二五”期间洞庭湖前期治理将投168亿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423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