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水困:水资源配置难题难解
本篇文章3467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水网编者按:据官方报道,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量达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的水量。事实上,真实情况可能更严重。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称,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量估计接近2000亿立方米。京津冀5万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地下水漏斗。2010年底的干旱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水资源的短缺。同样岌岌可危的河北能否继续向北京供水?京津冀都市圈水资源严重匮乏,许多人担心该地区的水资源前景。对于如何走出水陷阱,仍然没有标准答案。
即将批准的国家重点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在2011年初遭遇严重干旱。
面对干旱,北京启动了紧急调水措施,从河北的水库调水。2月16日下午,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涿州(保定市县级市)的水面结冰,但在冰下,河北水库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京。据资料显示,从去年年中开始,仅保定王快水库就向北京供水近3亿立方米。几年后,保定的另一个水库——安吉庄水库开始向北京供水。
在向北京供水的同时,同样干旱的保定,在天气变暖后,没有其他方法将水用于农业灌溉。它只能继续通过机井收集地下水用于灌溉。然而,保定地区,乃至整个京津冀都市圈,多年来一直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且未得到补充。
事实上,在8+2京津冀都市圈,干旱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在内的大都市带寄予厚望,其规划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然而,在正式形成之前,它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
根据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胡2009年的一篇文章,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东部水资源严重短缺、降水最少的地区。大都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2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17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平均每亩水资源306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5。
水资源减少的直接原因是降水减少。由于自产水资源供应量减少和人口增加的双重影响,该地区人均水资源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人均1000立方米水安全警戒线。
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大都市都是工业密集区,来自外界的水量占了可利用水资源的很大一部分。进入城市的水量来自河北,河北在水资源方面高度依赖河北。
北京和天津凭借各自的政治地位和经济优势吸收了河北的水资源后,同样缺水的河北只能通过引黄济水从外界获取有限的水量,剩下的办法就是大量开采地下水。然而,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对河北省的生态和农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每个人都知道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潜在危险,但他们都希望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水量不会在此之前出现。
然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冯志明认为,从长远来看,即使南水北调工程获得了一定量的水资源,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也不能完全满足京津冀地区人口发展的更高要求,水资源供需平衡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北京的数据也是如此。除了南水北调工程给北京的水资源外,即使人均水资源很低,北京的宜居人口也不应该超过1800万,这已经超过了。
对于未来的京津冀都市圈将如何摆脱这一困境,目前还没有答案。
京冀水事纠纷
涿州孙家庄镇村民胡仙拥有的小煤场,几乎被不同时期的水利工程所包围。北侧紧邻南水北调总干渠,东侧为方来卓灌溉渠和老人灌溉井,南侧为新建生活用水管道,远侧为大面积农田。
方来涿曲灌溉渠的水泥渠道已经报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失败状态。正如47岁的胡仙所说,这里没有水。老头井曾经是村里最好的抽水井,现在它的出水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它只能用一两个小泵来泵送。
由于没有水,七年多前北横旗的村民改变了种植一种玉米和一种小麦的耕作方法,只种植一种玉米,收成只能取决于当年的天气。2010年,村民赵秀芬没有收获三英亩半的玉米,没有收获任何一根棍子。胡仙有些玉米收成很少,只能买口粮。他的五口之家都依赖于他和其他人合伙经营的小煤场的收入。一年后,没有多余的钱。
一方面,孙家庄缺水是多年干旱造成的,整个京津冀地区缺水;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地下水补给来源——拒马河在上游被北京拦截并改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井出水量不足,灌溉成本上升。
据涿州市水利局的王志平介绍,孙家庄的地下水位近年来下降严重,新钻的井深已达320米。在新井建成之前,村民们不得不走很远的路去打水。
涿州市水利局官员王志平表示,北京每年从拒马河拦截至少2亿立方米的水,但仅补偿河北省300万元,涿州只能得到70-80万元。由于没有来自拒马河的水来补充地下水,涿州只能挖深井,水的成本正在飙升。王志平说,现在看一口新井要花20万元,建一个水厂要花500万元。
涿州市多次向河北省水利厅、海河水利委员会和水利部投诉,均无结果。虽然河北省和北京处于同一水平,但它们的权重不同。水利部也在北京。哪一个能负担得起北京?涿州的一位水利官员抱怨道。
北京无视河北每年6000万元的赔偿要求。河北省甚至想在涞源市的拒马河上游建一个项目,在北京之前切断水源,但是因为没有人做出决定而被放弃。
水资源分配困难
2008年后,北京逐渐改变战略,开始利用其经济实力优势向河北购买水资源。河北的想法是,付出代价后,可以得到补偿,参与分享京津的经济发展成果。
但是,在缺乏明确的协调机制、水权不明确、水权交易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跨区域资源配置仍然采用“一案一议”的应急方式。
就保定向北京供水而言,保定本身就非常缺水。从王快水库和其他水库向北京供水只是一个讨论的问题。保定认为它没有义务向北京供水。然而,在实践中,保定的水利部门和水库对向北京供水持非常积极的态度。除了北京的政治特殊性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水利部门和水库通过向北京供水获得经济效益。
保定的水利部门对北京供水的确切数量和价格讳莫如深。然而,根据《保定市2009年水资源公报》的数据,2009年,只有保定市王快水库向北京市提供了2.061亿立方米的应急用水(南水北调总干渠的供水量)。其中,王快水库主动供水约1.5亿立方米。
其积极态度背后的原因是2009年北京给保定水库的价格是每立方米2元钱。对于河北省水利厅和补偿单位较差的水库,向北京供水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向下游使用农田灌溉用水和生态补水。保定水利系统的官员称,2010年北京的供水价格可能会更高。
王快水库管理处处长蔡曾告诉记者,水库经济困难,拖欠工人18个月的工资。北京给我们的水打电话,给我们一些钱,我们用相机为它制造一些水来赚一些钱。
反对的声音并非没有。大清河管理处和白洋淀管理处副处长卞志勇说,很多供水目标都集中在这两个水库的水量上,白洋淀的供水量越来越少,用水量目标也越来越多。如果不修建水库,这些水将不可避免地流下来。即使不能流向白洋淀,也可以补充沿途的地下水,从而间接补充白洋淀。水库已经停止了所有的水。水库的作用应限于防洪,减少洪峰(保护白洋淀和下游河流),并释放水以确保生态流量。这水属于这个盆地。
正是因为北京给出的价格远远高于利用水库中的水进行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比较利益起着主导作用。保定自己的农田灌溉主要依靠机井抽取地下水,而水库下游的白洋淀的生态补给则通过从山东调水来补充,因为购买黄河水的价格远低于向北京供水的价格。
王快水库作为保定市最大的水库,也处于来水少、出流多的状态。大多数年份,上游来水量只有1亿立方米左右。根据上述水资源公报,2009年王块的来水量为1.643亿立方米,出水量为3.914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为4.644亿立方米。截至2010年12月1日,该数字已降至3.819亿立方米。
保定的水资源也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保定城市的发展,其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上升。根据保定市水利局的数据,保定市正在实施一项连接王快和西海的大型水系工程。正常年份,王快水库可向西大洋水库调水2亿立方米,经保定市向白洋淀供水1.2亿~ 1.5亿立方米,向1亩泉域补充地下水3000~5000立方米。因此,王快水库根本无法同时向多个目标提供大量的水。
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水资源上,此前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会引发水危机。
针对京津冀都市圈水资源短缺问题,冯志明指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调水都是应急调水计划,没有稳定的调水和配水计划。因此,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实施流域综合协调管理。为了实现京津冀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增加节水和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加大外流域的水量调节;同时,适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利用降水资源,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标题:京津冀都市圈水困:水资源配置难题难解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422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