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一:三条红线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驾护航"
本篇文章2811字,读完约7分钟
干旱、洪水和风暴2010年,水问题再次无情地席卷了中国的许多地区。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不是一个新课题。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CPPCC)非常重视水资源管理。近日,记者随CPPCC代表团赴闽吉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在途中,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成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什么是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其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检查组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水利部副部长胡思毅。
面对中国的水问题
记者:中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情况如何?
胡思毅: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它们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水资源问题,始终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水利部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成效显著。然而,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记者:请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这种严峻形势的情况。
胡思毅: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发展的交织作用下,中国水资源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发达国家在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现在都集中在中国。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中国每年缺水400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的城市有不同程度的缺水。平均每年农业旱灾面积约为2.3亿亩。目前,随着我国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大量新的用水需求被提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十多年来,华北的降水量一直在减少。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如2006年四川部分地区发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以及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季西南五省的特大干旱,给我国水资源供应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就很难扭转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严重局面。
记者: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如何?
胡思怡: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需水量增加,另一方面是水资源的粗放利用,长期以来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中国单方面的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污染依然严重,监测的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2.9%,部分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一些流域和地区过度开发水资源,已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2009年,中国人均用水量为446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用水量的2/3,而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如果中国人均用水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全国总用水量将远远超过全国可利用水资源的上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对水资源的潜在需求仍然很大。只有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
记者: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什么?
胡思怡: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一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在取水总量达到或者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审批;在取水总量接近取水许可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批准新的取水。第二,建立红线,控制水的使用效率,坚决遏制水资源浪费。建立区域和行业用水效率考核体系,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第三,建立限制水功能区污染的红线,严格控制排入河流的污水总量。根据水功能区目标要求,各级政府开展水污染防治和减污工作时,应将水污染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意见作为参考依据。
记者: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胡思毅: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将全国的总用水量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现状下降30%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基本形成节水型社会格局,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和重点地区水生态条件显著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安全能力显著提高。
系统的核心是实现
记者:与以往的水资源管理相比,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有哪些最严格的方面?
胡思怡: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制度更加严格,管理措施更加严格,责任主体更加明确。
记者:如何确保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未来能够顺利实施?
胡思怡:首先,政府和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把水资源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需水量管理的理念体现在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各个方面。二是解决水资源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切实加大水资源管理资金投入。三是落实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第四,努力解决制度约束,加强流域管理和区域水管理,实现全方位、多领域、全过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五是加强实践探索,创新水资源管理机制,探索实践和典型示范,推动水资源管理向纵深拓展。第六,强化责任,切实加强考核管理,把完成三条红线指标作为政府和企业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记者:目前,在推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还面临哪些困难?
胡思毅:2009年底以来,水利部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文件,经有关部委会签后,已正式提交国务院审批。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计划和三条红线的实施计划已经起草。此外,还组织制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央资金保障方案》,编制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十大问题》。目前,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框架和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系统的核心是实现。通过试点探索和示范,积累和总结经验,完善体系框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稳步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项战略决策和长期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特别是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和计量监测设施投入不足,法律制度、制度、机制和管理能力不能满足最严格制度的要求。迫切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高度来认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制度、制度、机制、资金、能力和科技的落实。
标题:胡四一:三条红线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驾护航"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517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污泥:可否复制污水投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