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污染门” 紫金矿业何颜面对汀江?
本篇文章3235字,读完约8分钟
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商和第二大铜生产商紫金矿业在2008年a股上市后,于2009年成为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7月3日,9100立方米的酸性含铜污水被排入福建省上杭县汀江,造成下游数百万磅鱼死亡。7月16日晚,紫金矿业子公司紫金山铜矿再次发生泄漏,泄漏污水约500立方米,污水中含有潜在致癌物质。
水污染面积迅速扩大,已从福建省蔓延到广东省。因此,7月18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向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发出紧急公函,称自7月10日以来,广东省梅州市汀江下游的水污染物呈明显上升趋势。梅州邗江清溪水电站铜含量从7月15日的0.0135毫克/升上升到0.0233毫克/升,超过渔业水质标准,铜含量呈进一步上升趋势,部分鱼类死亡。
7月22日,环境保护部监察局工作人员再次进驻上杭县,对汀江的污染治理进行检查,并协调福建、广东两省的跨境污染治理工作。
紫金毒汀江,老人血涨。当地人写的这首打油诗成了污染事件的真实写照。
神秘记者发现紫金矿业的污染门
通知时间很奇怪。据了解,早在7月3日,紫金矿业就已经遇到了污水泄漏的问题。据该公司总裁罗英南介绍,7月3日我们在进行急救,当天晚上县里到现场进行了检查。当时我们口头向环保局汇报,然后做了书面报告。
7月15日晚,10多天后,上杭县副县长梁巴生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此事,称县委是在7月4日接到报告的当天(7月4日)。下午和第二天下午,各级会议相继召开,通报事故的有关情况。同时,通过电视滚动播放、公告、宣传栏、水质检测单等方式向社会公布了汀江和自来水的日常水质检测情况
在外界的频繁曝光下,当地政府直到半个月后才露面。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此外,上杭县政府称紫金矿业在7月4日进行了报道。然而,该公司表示,它是在7月3日报告的,双方的时间显然不匹配。有推卸责任的嫌疑吗?这些问题需要由当地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不寻常的。地方保护主义确实存在,而且很容易掩盖其环境风险。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有些执法行动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走过场。上杭县政府的一名官员指出了相互交织的利益。
据报道,近年来有很多关于紫金矿业污染的报道,但都没有得到解决。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环保局根本起不了大作用,必须经过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但政府向外界公布的检测报告称没有超标,所以这件事得到了处理。庇护的根源
为什么政府如此保护紫金矿业?经过调查,记者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有很强的政府背景。记者在紫金矿业网站主页上发现,该公司副董事长刘曾担任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书记。黄晓东,副总裁,曾任福建计算机学院工程师,福建省科委副主任、主任。李思德,副总裁,曾在原国家黄金管理局、冶金工业部黄金管理局、国家经贸委黄金管理局(中国黄金总公司)工作,担任建设司副司长、司长、生产司司长、投资司司长、咨询委员会主任、局(总公司)副总工程师。
同时,公司的许多独立董事也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背景。独立董事陈玉川曾担任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林永靖,独立董事,曾任福建省资产评估中心主任、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
另外,根据紫金矿业宣传部提供的信息,该企业监事会主席林水清是上杭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主管林新喜曾担任上杭县纪委副书记、常委,两人都是去年11月加入公司的。据上杭县环保局的一位人士透露,该县大多数退休官员都被紫金矿业抢劫,年薪从10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据媒体报道,去年6月,公司监事郑金星因工作变动辞职。郑金星从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处获得公司100万股,成交价约为9元。同年6月18日,武平县人大常委会任命郑金星为武平县副县长,后担任上杭县副县长。
污染之门出现后,当地政府和紫金矿业之间的时间差是否表明双方都在自卫?在此之前,陈景河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墙内的事情是企业自己负责的。墙外的事情是政府的责任。
其次,紫金矿业是财神的地方政府。根据上杭县财政局的数据,2009年上杭县财政收入达到11.6亿元。其中,紫金矿业贡献了近一半。据报道,上杭县以前是福建省的一个贫困县。随着紫金矿业的崛起,近年来该县已成为富人区的代表。
公平是一个谜
记者还在2009年的紫金矿业股东和2010年3月的流通股股东中发现了新华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此同时,记者在紫金矿业网站主页上发现,该公司副董事长刘曾担任新华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紫金矿业与新华都之间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媒体报道,2000年8月,福建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现紫金矿业第一大股东)、新华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杭花都建设、新华都百货等企业代表上杭县投资成立福建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其中,新华都实业、上杭花都建设和新华都百货都是由一个叫陈发树的人控制的。此时,星航国投持有48%的股份,而陈发树的企业持有近27%。
从2004年到2007年,新华都公司的持股员工以每股0.1元的票面价格将股份转让给紫金矿业的高管,受让人是陈景河等人。
随后,紫金矿业在港交所h股和上交所a股上市,陈景河等人获得了数十亿元的现金回报。
折磨良心
紫金矿业的污染事件尚未平息,封口费记者丑闻再次曝光。
目前,几家媒体已经证实,他们已经收到紫金矿业的辛苦费。据记者了解,7月12日左右,20多名媒体记者赶赴上杭进行调查采访。一家中央级报纸的记者说,7月15日晚上,紫金矿业宣传部部长在房间里休息时,来到房间,送来了大约五六千元的辛苦工作。一位证券媒体记者说,7月16日中午,他在酒店午休时收到一个装有2000元的信封。一位财经报纸记者说,他还收到紫金矿业寄来的一个2000元的信封。因为那个时候它不能被推出去,我把它拿回报纸上并把它交了上去。
据《中国青年报》福建记者站负责人透露,紫金矿业宣传部负责人否认了这一事件,称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同时,他说如果有人真的给记者寄钱,我们会坚决解雇他们。上述记者透露,在披露紫金矿业的封口费时,遭到了紫金矿业的抵制。
记者要求紫金矿业对此事进行核实,但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
截至记者发稿日期,一些媒体报道称,面对外界不断的批评和质疑,紫金矿业不仅坚决否认,还发表了断腿誓言,否认封门事件。
谁将承担责任?
紫金矿业的污染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为此,检察机关介入了污染事件,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据记者了解,上杭县环保局局长陈俊安和经贸局局长黄忠华分别引咎辞职、停职检查,并对紫金山铜矿湿法加工厂的三名厂长、副厂长和环保车间主任进行刑事拘留,部分厂长被传唤或控制。同时,福建省还决定暂停上杭县县长职务,责令上杭县副县长兰辞职,并责令龙岩市环保局局长林辞职,责成龙岩市依法依纪追究企业中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有关行政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责任。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也在调查7月3日的污染事故被推迟9天才向公众披露的事实。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紫金矿业于7月1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随后,该公司于7月26日和27日暂停交易。7月28日,紫金矿业宣布,上杭县政府于7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紫金山铜矿7/3事故的后续处理及紫金山金矿有限生产与铜矿整治的合作。会议决定采取措施限制紫金山金矿的产量。众所周知,紫金矿业90%的投资者都要求赔偿损失。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紫金矿业集团的环保报告在公司网站主页上洋洋洒洒地写了上千言万语,标题更加刺眼,金山银山需要绿水青山。我想问,如果企业完全按照承诺行事,怎么会陷入污染事件?
因此,有必要追究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然而,截至发稿时,该公司只向外界发出了一封道歉信,承诺今后如何行事,但几乎没有参与责任的确定。
事实上,此类事件早已成为历史:在澜沧江特大污染事故中,川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辞职;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开县井喷事件中,中石油董事长马付才被迫辞职。
标题:身陷“污染门” 紫金矿业何颜面对汀江?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517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供水“生命线”条条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