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水价拟推成本公开化改革 地方物价部门反对

水价拟推成本公开化改革 地方物价部门反对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3-09 02:23:58阅读:

本篇文章2363字,读完约6分钟

多方博弈下的水价正走向成本披露前提下的价格调整路径。

5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将水价改革描述为:稳步推进水价改革,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推进农业节水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水价上涨势在必行。然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面临的是,如何提高水和其他资源的价格有一个合理的机制。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价成本公开研讨会的一位与会者向记者表示,所谓的水价市场化形成机制受到媒体的偏见。

国家发改委的真正意图是推进水价成本的公开改革。在许多资源价格改革中,水价被用作开放成本的试点。然而,这个想法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不同的人对成本有不同的看法

上述水价成本公开研讨会的与会者告诉记者,会议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向与会者公布水价成本公开方案后,当地自来水公司和物价局的代表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据悉,出席会议的水务公司和物价局代表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兰州、郑州、深圳、贵阳等城市。

NDRC组织了一次关于水价成本的公开研讨会,目的是推动披露水价上涨成本,了解水务公司的具体困难,并更好地理顺价格机制。

为了使水价上涨更加积极和稳定,没有一个好的定价机制是不可能的,否则供水企业将遭受严重损失,群众也会对水价上涨提出质疑。

根据会议安排,上午自来水公司代表发言,下午物价部门代表发言。上午,所有发言的自来水公司都表示支持水价成本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以尽快理顺价格机制,解决自来水公司的长期亏损问题。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商会秘书长罗建华早前表示,由于民间资本投资的力量,水务行业的投资从2002年的20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00亿元。然而,水价上涨机制并不是随着投资的增加而产生的。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约一半的水务企业都在亏损。

下午,轮到当地物价部门代表发言时,风向变了。上述与会者表示,大多数价格部门在发言中公开批评水价成本,称公示条件不成熟。

但是,物价部门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为水价中很大一部分成本是未披露的成本。例如,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管网投资被转嫁到水价上;另一个例子是政府不合理的行政收费,它被加到水价中。

在会上,水务公司的代表大致列出了15个不应与水价挂钩的成本项目。上面提到的人说。

北京郭蓉大同咨询公司总经理李志辉告诉记者,水价成本可能包括三部分:水资源成本、输配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自来水公司已经承担了收费的责任,但是大部分的钱都是别人的。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征收的行政费用已成为水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借口。

此外,由于水务公司的运作是垄断性的,一般由当地的SASAC控制,具有半公共机构的性质,因此水务公司雇用和安置社会工作者是一笔很大的额外费用。

为了吸引投资,一些地方政府将本应按照高水价征收的企业用水,按照居民的水价征收,从而将成本转嫁给社会。李志辉表示,如果水价成本公之于众,自来水公司将表示欢迎,这将有助于自来水公司摘下多年来击败他人的帽子。

中国城市供排水协会负责人表示,将水价作为成本披露的试点,符合资源价格改革的趋势。水价继续上涨的压力很大。如果成本不公开,社会将很难接受。

成本监审问题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当天发布的水价成本披露办法要求水务公司披露电价、人工费等基本运营成本和投资成本。当涉及到投资成本的披露时,对于行业来说最敏感的事情就是预先投资成本是否可以包含在成本中。

早在2006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发布了《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督检查办法》草案,其中提出预投资应在一定比例内计入水价成本,但不能完全计入预投资。

随后,征求意见稿遭到许多地方政府的反对,目前尚未发布。

北京大悦咨询有限公司董事蔡建生表示,超前投资是水务行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由行业特点决定的。例如,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区时,当没有人口居住时,就必须首先修建管网、输水和配水设施等。这是高级投资,这部分投资能否转化为水价成本因地而异。

在实际案例中,由于前期过度投资导致水价飞涨的事件屡见不鲜。例如,今年1月以来,哈尔滨市水价上涨了0.6元/m3,涨幅为33%,低于自来水公司此前100%的涨幅预期。

然而,哈尔滨市水价上涨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政府先行投资,导致项目建设成本过高,需要分配到水价中,导致水价上涨。

记者了解到,2005年11月,中石油吉化公司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污染。这使得直接从松花江取水的哈尔滨停止了供水。哈尔滨在2003年启动了磨盘山供水工程,这次爆炸促进了哈尔滨第二水源的建设。

2009年,哈尔滨市磨盘山供水工程基本完成,投资53.12亿元。加上管网铺设和水库建设费用,总投资超过57亿元,其中45亿元来自银行贷款。

哈尔滨给排水集团每年需要偿还银行利息3亿元。一位接近北京企业集团的人士表示,根据北京企业集团的计算,哈尔滨的水价将至少上涨1元/吨,自来水费收入将增加3亿元,以平衡财政收支,进入良性循环。

蔡建生说,提高水资源价格是水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地下水开采的限制,许多地方政府不得不开始修建水库和其他地上水资源饮用水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大规模投资不可避免。地方政府不能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但想把这种昂贵的投资转移到水价上。

问题是,将这部分先期投资成本转嫁到水价上是否合理,水价能否承受这样的压力。

李志辉表示,水价改革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建立水价与成本的联动机制,从引入市场机制入手,特别注重成本监督检查的必要前提和法制化的根本保证。

目前,当务之急是完善和颁布《城市供水价格成本监审办法》,该办法于2006年11月开始征求意见。其次,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实现水价的动态调整机制,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和中国石油价格和热价形成机制的相关经验。

标题:水价拟推成本公开化改革 地方物价部门反对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554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