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碳中和”是不是公关秀?环保人士有质疑

“碳中和”是不是公关秀?环保人士有质疑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3-13 22:20:10阅读:

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哥本哈根会议正在举行。在这一刻,一切与碳有关的东西都很容易成为热点。昨天下午,同标公司将中国大陆首个碳中和标志授予了上海吉丰包装纸有限公司..上个月,吉丰公司在天津排放交易中心进行了基于自愿减排机制的碳中和交易,成为中国第一家碳中和包装企业。

提供新的减排途径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计算一定时期内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然后通过购买碳信用来补贴符合国际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以抵消自身的排放量。

据报道,同标公司对上海捷丰进行了碳清单,并于10月9日发布了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确定该公司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碳排放总量为6266吨,涉及二氧化碳和甲烷等6种温室气体,主要来自锅炉、电力、自用车辆、污水处理厂、厌氧罐、电焊、消防、旅游航班和废弃物。11月13日,上海吉峰、天津排放交易中心和厦门和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碳中和交易合同》。11月17日,在气候集团、国际碳排放交易协会和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自愿碳标准审查的授权下,上海吉峰委托天津排放交易中心在apx公司注册平台上购买了6266吨碳排放的票据。

天津排放交易中心主席戴宪生昨日透露,今年9月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以及三星、摩托罗拉、丰田和拉法基等跨国公司的30多家公司正式加入碳中和行动,共同设计和制定承诺目标、交易规则和制度,为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提供了新的路径。

环保主义者对此表示怀疑

除了企业,也不乏个人加入。例如,一位女明星声称在三月份花了6000多元为她的飞机废气排放买单,她是第一位碳中和的明星。

自愿参与减排是好事;但是一些环保主义者对此表示怀疑。在他们看来,碳中和往往不是一个严肃的绿色环保行动,因为它往往会变成企业和名人的公关秀。

这是一种相对便宜的方式,可以迅速为环境保护增加一层光环。今年8月,上海一家汽车保险公司成为中国首个购买碳权的碳中和企业。他们花了大约277,000元购买了8,895.06吨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减少的二氧化碳,以通过限制单双号车辆的数量来保证交通。此前,这一碳权已在交易所上市近一年。据记者了解,国内市场每吨碳的交易价格为1-3欧元,碳检测费和交易费是购买成本的两倍以上。根据这一粗略估计,上海捷丰此次实现碳中和的成本仅为2万至6万欧元。

花多少钱是第二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参与者的态度。凯瑟琳·皮尔斯(Catherine Pierce),一位国际气候活动家,在谈到一些碳中和倡导者时嘲讽道:他们向绿色项目捐款,然后继续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对自己感觉很好。

她的意思很明确:要真诚地参与减排,企业要审视自己的经营,个人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努力一个一个地改善。毫不费力地花钱却炫耀自己的碳中和,真是讽刺。

走正确的方向,你会赢

碳中和确实有商业计算。

碳中和的概念源于1997年伦敦未来森林公司(现更名为碳中和公司)的商业计划。该公司使用碳中和作为其商标,帮助客户计算他们在一年内直接和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然后让客户通过植树吸收相同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中和碳。

纵观上海奇峰的这次碳中和交易,不难看到四大利益和商机:一方面,上海奇峰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并推出了制造包装标识的碳中和组织,这成为了一种营销工具。交易方厦门和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因实施环保项目获得奖励。作为一个交易平台,天津排放交易中心和提供第三方认证的同标公司扩大了潜在市场,直接受益于提供的服务。

一些专家认为,既然各方都可以从参与环境保护和减排中受益,这表明碳中和机制是合理可行的。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情况,积极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转向积极的方向,避免碳中和变成纯粹的表演。(记者张晓鸣)

标题:“碳中和”是不是公关秀?环保人士有质疑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48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