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治湘江:产业沉疴 复苏岂在朝夕

治湘江:产业沉疴 复苏岂在朝夕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3-14 20:24:34阅读:

本篇文章3254字,读完约8分钟

湘江污染史实际上是湘江两岸工业发展的历史。湘江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成就和代价的典型注脚。几十年来,湘江的污染不仅与政府悲惨或尴尬的治理战争有关(详见“最重的河流,最尴尬的治理”),也是两岸工业走向繁荣昌盛的复兴之路。只有在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湘江才是清白的。然而,这不是一个容易跨越的老障碍,甚至新的忧虑也会被埋葬。

多亏了经济危机?

没人想到,正是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推动了湘江的治理。

2008年6月,湖南省省长周强站在湘江边上,大胆表态,“把湘江变成中国的莱茵河”。

流经湘江流域的八个城市的市长迅速向省政府提交了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在多重产业调整政策的压力下,污染控制似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湘江郴州至衡阳段水质已基本达到三级水质标准,基本满足功能恢复要求。

”郴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蒋宏斌说。湘江的每一段都呈现出同样乐观的数据。

但这可能不完全是政府的权力。“除了政府的有形之手,更多的是市场的无形之手。”郴州环保局的一名官员尴尬地说道。自2008年年中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矿产资源价格迅速下跌。当该行业无利可图时,非法采矿和选矿突然停止,这大大减轻了湘江污染控制的压力。

以采选最为严重的郴州为例,漳州下盛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夏生承认,由于此次危机,漳州大部分民营矿山经营困难。“目前,关闭停产的矿山占80%以上。”

"一旦经济形势好转,一切都可能回到过去。"一些官员担心。

这不是危言耸听。过去,只要有利润的刺激,治理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补救-反弹-补救-反弹的怪圈。”郴州市环保局整治办公室主任段小平说。

暴利滋生了“官商勾结”的潜规则。漳州的一位矿主直言不讳。“没有背景,它根本无法打开。”今年1月被一审宣判的郴州市资兴市委书记黄翔也证实了这一担忧。正是这位前地方政府官员,在得知钨矿开采许可证已被吊销后,仍要求在郴州水源保护区东江湖水环境保护区内建设一个钨矿、一个硅石矿和一个铅锌矿,同时申请许可证、进行规划和生产。

由于经济危机,湘江水部分延缓了慢性病的治疗速度。2008年,原本在临武县三石湾矿区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因危机而停止。曾经只有北湖区新田岭矿区被湖南有色集团成功接管,整合完成。

过去60年积累的行业太重,无法恢复。

历史承重

潘多拉的盒子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就被打开了,当时没有选择。

湖南有许多山脉和矿藏。根据湖南省政府的官方数据,在工业时代最需要的矿物中,湖南的锑、钨、铋、雄黄、海泡石、重晶石和独居石储量居中国第一,而锰、钒、铼、芒硝、砷和高岭土储量居中国第二。

湖南省株洲市工业局的一位退休官员回忆说,“建国初期,中央政府根据湖南的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把湖南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省份,主要是矿山的冶炼和化学工业。”

结果,奠定了中国中部和南部重要工业区的格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株洲,毗邻省会长沙,被指定为中国八个重点工业建设城市之一。当时,前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了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其中4个计划在株洲建设随后,株洲冶炼集团(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集团(株洲化工厂)、株洲玻璃厂、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株洲选矿制药厂...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央和省级重点企业陆续落户清水塘。“竞争株洲是因为它位于湘江长沙、湘潭上游,交通便利。”株洲市环保局局长温铁军说。

湖南依靠矿山冶炼发展了自己的马力,湘江的健康每况愈下。

1966年,污染严重的湘江第一次发出了预警——第一次检测到重金属超标,大多数人对此并不知情。1971年,湘江流域的衡阳市首次停止饮用水中的重金属,这也是中国首例。

湘江的重量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一步加重。

非法矿井就像“一个国家内部的一个国家”

"湘江污染不仅仅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郴州市委一位官员承认,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大潮的到来,污染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剧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民间矿业热的失范。

在湖南早期的产业布局中,矿业和冶炼业基本上集中在株洲、衡阳等地。漳州也是矿产的主要原料供应地。“在临武香花岭矿区,很多当地人偷偷去矿上采集。当你带着一个包出来的时候,你会发财的。”

尽管许多人因为复杂的隧道和恶劣的环境而在进去后没有回来,但人们还是不断地走出来。从2002年到2007年,全球锌、铅、银、铜等金属价格几次上涨,郴州民间选矿达到高峰。临武县36湾矿区几乎一夜之间出现了数百个矿山和小型选矿厂。

“这就是经济杠杆的作用。”郴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蒋宏斌说。相比之下,采矿和选矿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个矿洞,几张矿车皮,几根树枝和杂物,再加上一个用塑料建成的破棚子,就可以开矿了;几台打磨机、搅拌机和一根水管就是一个洗矿机。”上述郴州市委官员表示。

现在,在老矿区,疯狂之后的荒凉依稀可见。几个当地农民住在被遗弃了很久的工人俱乐部里。“但正是这些农民每天用毯子从尾矿中寻找废渣,他们也有一天能找到。大约一百元。”然而,富含重金属的尾矿几乎畅通无阻地流入陶佳河上游,“河水几乎充满了糊状的粘性物质”。

根据官方数据,在2007年治理之前,在著名的临武县三石湾矿区的顶峰有8万人从事采矿,有300多个采矿隧道和采矿点,以及300多个选矿厂和选矿辅助槽。“10%是逃犯,就像一个国家内的一个国家一样。”郴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蒋宏斌说:“有80多家小工厂只生产用于矿物加工的毛毯。”

一些致富的传说似乎很平常。在郴州,一个曾经担起小贩重担的小老板被评为专家,因为他成功地用土法从废渣中提取了稀有金属“钒”。另一名乡镇干部辞职下海从铅锌中提炼银,该企业将在十年内上市。

但是他们“炼铅,用的是极其落后的烧结法”,蒋宏斌回忆说,“这种技术非常落后,而且二氧化硫污染非常严重。几公里之外,树木会死亡,什么也不会生长。为什么当时血铅经常超标?就是这些灰尘。”

随着民间矿业的失范,有一系列的数字让当地人兴奋不已。据湖南省经贸委统计,从2001年到2006年,湖南有色金属产量从82万吨增加到142万吨,销售收入从124亿元猛增到640亿元。

上游的便利显而易见。数以千万吨计的冶炼和化工产品流入湘江,推动了海峡两岸的经济,为神话带来了私人财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附属因素——混有大量重金属的浊流。

资源经济的转型并不容易

依靠山脉来吃山脉的传统思想可能是另一个障碍。“我们的交通不方便,经济如何发展?我只能依靠上帝给我们的这碗资源米。”湘江重点污染区白松的一名官员解释了他的逻辑。

资源型经济的好处是可观的。临武县地处偏远,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在郴州县区的末位,是典型的“资源型”矿业金融。在此之前,大约80%的财政收入来自采矿、冶炼和相关行业。采矿许可证的收费和采矿权价格一度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官方数据,在2004年的高峰期,临武的工业gdp仅在9个月内就增长了39%。

由于治理湘江而暂停生产和整顿与这些县的经济底部没有什么不同。2009年2月,在CPPCC郴州市第三届三中全会上,临武县的许多CPPCC成员以提案的形式进行了抱怨,这对临武“脆弱的资源型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自2006年市委、市政府实施‘休克疗法’以来,矿产企业基本停产,电力、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和商业、金融、建筑安装等行业都受到影响。

“经济问题是主要问题。如果工业转型问题得不到解决,湘江的污染控制就很难完全完成。”湖南省一个城市的环境保护主任发表了讲话。

然而,在产业转型的口号中,环境保护与地方政府对gdp的考虑之间的纠缠是显而易见的。在提出口号的株洲,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花了三年时间,但在治理进度过半后,效果令人担忧。

在《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株洲市2009年上半年环保“创新模式”监管报告中,株洲市政府不得不承认,许多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严重滞后——“清水塘循环经济产业区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区域,难以推进,进展不理想”,而该市“四港”改造项目只有“建宁港改造工程已经开工,其余‘三港’改造”

标题:治湘江:产业沉疴 复苏岂在朝夕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70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