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
本篇文章2179字,读完约5分钟
如何选择污泥的技术路线?如何比较各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的技术经济性?目前,不同的专家对这两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将于10月16日至17日举行的2009(上海)热水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机械科学综合研究院(机械发展技术有限公司)先后完成了大量城市污泥堆肥项目,如唐山市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唐山市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北京大兴庞各庄污泥营销厂、太原河西北中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等。 洛阳葛东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烟台莱山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天津石化给排水厂
9月7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境保护技术与设备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王涛在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表示,虽然许多新的污泥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但都是产业化和应用化的。看:堆肥化和热干化焚烧仍是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堆肥由于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更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
现有堆肥技术还存在哪些问题?王涛认为堆肥占地面积大,一些中心城市不鼓励堆肥。另一点是堆肥项目中的臭气污染比较难控制,这也与空除臭房占地面积大造成的除臭面积大有关——臭气难以收集和处理,除臭成本高。因此,未来堆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进行空压缩和密封。这种压缩需要在技术或建筑形式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从而成倍地减少占地面积,例如建造一座多层厂房(当然,这需要与机械系统的改造相配合)。另一个是除臭。在关闭空的前提下,工艺设计中应包括除臭系统,并充分考虑除臭成本。如果上述两点能够实现,堆肥技术应该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泥处理技术,我们正在这方面努力。
王涛比较了热干燥技术和堆肥技术。包括焚烧在内的热干燥技术也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在占地面积、减排和无害化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其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其可能的应用仅限于对占地面积要求较高的地区。此外,混烧技术在电厂的运行成本不是很高,但混烧技术的应用存在问题。一方面,污泥的燃点不同于化学染料的燃点,因此对设备仍有影响;此外,污泥产生的尾气更加复杂,因此使用原有的尾气净化系统进行后处理存在问题。如果对这一块进行改造,成本将会大大增加。此外,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些达不到环境标准的电厂的典型做法,而关于混合焚烧的立法的缺乏使得用这种方法处理污泥的投资面临更高的政策风险。
王涛介绍说,中国最早的污泥处置项目是国家“九五”计划支持的三个示范项目,其中一个是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密云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另外两个由机械科学综合研究所承担: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和秦皇岛东部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干化项目。目前,这三个项目中只有一个仍在运行,即唐山西郊项目。该项目保持了国内污泥堆肥运行时间最长的状态,至今已运行13年以上,设备为原装设备,未进行更新。此外,这也是中国最早按照国家标准将污泥应用于农业的项目。该项目已完成三年的田间试验并申请了肥料商标。项目运行费用,不包括化肥生产部分约50元。如果计算肥料生产成本,需要添加化肥来制造复合肥,成本相对较高;制作有机肥颗粒只需要增加造粒成本。
它可以保证运行十多年。低运行成本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可靠的技术和“固体”设备。
那一年,机械科学综合研究所在秦皇岛和唐山做了两个项目,一个是热干燥,另一个是堆肥。谈到热干燥,王涛说:“就热干燥技术本身而言,它有许多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节省占地面积,集成度高,无害化效果好,气味污染相对容易控制。适用于大型项目;但其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每吨污泥处理的最低成本高于200元。如果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价格可高达300-400元。目前,最高堆肥系统不会超过100元。还有投资成本,差距也很大。”
“还有一点,热干燥技术原则上不难实现。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实现热量转换和蒸发污泥中的水分。但是,污泥产生的粉尘为st1爆炸粉尘,主干燥机、粉尘收集处理装置、造粒及最终处理装置均存在潜在的粉尘爆炸危险。在欧洲和美国已经发生了许多烘干机爆炸、火灾和附属设施着火的事件。因此,系统控制要求相对较高,很难实现完全本地化。要解决这个问题,进口设备也需要许多措施来保证。”
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中国有1500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约10万吨污泥,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如果将工业污泥、河道疏浚和供水厂的污泥计算在内,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的合理分配已成为决定我国能否快速提高污泥处置率的关键。因此,在土地短缺地区采用可靠、完善的热干燥(焚烧)系统,在其他地区采用封闭式堆肥系统是目前解决我国污泥问题的现实途径。
此外,王涛还指出了堆肥技术的常见误区:
首先,堆肥是用污泥制造肥料并将其应用到土地上。事实上,“堆肥”来自英语堆肥,意思是一个生化反应过程。至于堆肥后成品的去向,最终要根据物料的营养和污染指标来决定是农业、绿色还是填埋。
第二,堆肥中存在重金属。重金属物质极难转化,在干燥、焚烧或其他处理方法中也存在问题。主要解决办法是加强源头控制和成品检测,将重金属污染控制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
哪种技术更合适?专家们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不同的技术方向带来不同的结果。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不乏各种技术的实践,技术路线也将逐渐清晰。我们也期待着2009年(上海)水产业热点论坛带来更清晰的答案。
(中国水网)
标题: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86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