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膜产业基地投产 我国用膜依赖进口历史终结
本篇文章1185字,读完约3分钟
今天上午(11月22日),北京碧水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园公司”)在北京焉耆经济开发区举行了盛大的膜生产基地启动仪式。该膜基的投产填补了我国高质量pvdf(聚偏氟乙烯)膜制造技术的/0/标准,正式宣告了我国mbr膜依赖进口历史的终结。作为专门媒体,中国水网现场报道了启动仪式。
碧水园想推广昂贵的膜处理技术[br/]
北京的冬天还有点冷,但明媚的阳光让碧水园膜生产基地大放异彩,让每一个经历过这一幕的人都感到兴奋。由于碧水园膜生产基地将于今天正式宣布投产,这将成为mbr技术在中国应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上午9: 30,碧水园膜产业基地试运行仪式正式举行。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众多嘉宾出席了仪式,见证了碧水园薄膜基地的正式投产。
碧水园公司是中国mbr技术大规模污水再生应用项目的创始人,多年来在膜制造领域做出了巨大努力。
mbr技术可以同时解决水污染和废水资源化两大问题,被称为21世纪废水处理的革命性突破。然而,将膜法应用于水处理存在许多困难。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黄霞表示,膜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存在三个国际公认的问题,一是膜材料的开发,二是膜组件的开发,三是膜水处理组合工艺和膜污染控制技术的优化运行。在这方面,碧水园公司在学习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先进膜技术的同时,加强了自主研发。2008年3月,碧水园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一个环境膜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膜技术废水回收的前沿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现在,碧水园已经成功地将中空纤维膜制造技术、mbr膜组件制造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过程集成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昂的价格仍然制约着膜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对此,碧水园公司总裁温建平在仪式上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昂贵的膜处理技术能够得到推广;希望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双重压力的时候,碧水园成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碧水园公司总裁温建平介绍mbr技术展示模型
碧水园新实验示范基地将设在怀柔
碧水园焉耆膜基地,作为全球最大的膜生产基地之一,年产聚偏氟乙烯(pvdf)膜200万平方米。怀柔区书记王海平肯定了碧水园膜产业基地的规模和先进生产技术,并透露怀柔区已同意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移交给碧水园公司作为实验示范基地。我希望碧水园公司能为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北京市副市长赵也表示,北京将致力于提高科技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水污染问题非常值得关注。赵肯定了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先进技术的贡献,并表示市政府将继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剪彩仪式
北京市副市长赵、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王、科技部财务司司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司长、水利部农业和水利部部长姜、怀柔区书记、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李时柱共同为膜基地投产剪彩。(张骞中国水网)
标题:碧水源膜产业基地投产 我国用膜依赖进口历史终结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855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辽宁明年将建成世界上最长供水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