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与中国环保事业共成长
本篇文章1834字,读完约5分钟
桑德在国家环保产业园的工厂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当你走进去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巨大的工厂和美丽的办公楼,它们非常壮观。然而,当谈到他从科研人员转到创办和经营这样一个环保公司时,总裁温一波说,回首往事,即使他拥有一切,也很难简单地说他应该感谢那些促使他下海的人。因此,桑德从1993年成立至今的旅程并不平坦。
桑德环保集团长期致力于城市供水、城市污水处理、工业供水和废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和清洁能源业务。它对何家资源和爱普国际等企业拥有管辖权。全国投资建设了近40座水厂、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和工业垃圾处理厂,承担了多项环境治理项目,进行系统集成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桑德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
近40个现有项目处于不同阶段,其中一半以上是水中排污项目。由于排污项目的边界条件明确,前期已经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计算,大约有10个左右进入运营期的项目已经开始按预期盈利,确保了企业的良性循环。
温一波总裁表示,目前公司项目中水的比例比较大,但由于每个项目的合同金额比较大,未来风电项目的比例会逐渐增加。公司的产业链是投资、运营、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集团的所有业务都围绕这一链条进行。最近,它刚刚宣布收购新加坡一家从事膜技术应用的企业。桑德集团未来将继续通过并购的方式延伸上市公司的产业链,增强竞争力,在保证公司稳定的同时提高发展速度。
担任民营企业CEO十多年后,温一波总裁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他说,私营企业效率很高,比外资更了解中国市场,在服务和成本方面比外资有优势。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国家税收、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政策等宏观方面并不偏向民营企业,相反,它们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当各部门制定政策时,很少有人会站出来为私营企业的发展说话。在吸引投资时,政府以与外资打交道为荣,并重视外资和国有制。不可否认,外资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在国外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在实力和品牌上有很大的优势,地方政府对他们的倾向是民营企业无法比拟的。即使税收政策开始融合,宏观环境正在好转,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他也承认私营企业的历史并不长。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数量过大且不均衡,问题的绝对数量可能过大,容易出现片面性,影响民营企业的形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黄孟夫在最近的私营经济分析会议上也指出,舆论导向不利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问题客观存在,但会扩大,而国有企业的问题会减少。温家宝说,过去,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他觉得没有人应用好的技术,没有人纠正错误的思想,于是他转而经营企业。然而,经营一个企业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企业内部,而是来自大环境和政策。基于这些原因,温一波会长和其他业内公司发起成立了工商联环境服务会,并成为第一任会长。作为商会会长,他可以代表环保行业与政府部门沟通,反映基层存在的问题,引导行业健康成长。他说,真正能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政策,尤其是以政策为主导的环保行业。如果政府忽视环境保护,环保企业就不可能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就是政策。
今天的桑德与过去不同。其国际议会联盟在新加坡上市,使桑德成为世界知名企业。最近,国际议会联盟和和佳资源双双入选福布斯2008中国潜在企业名单。在中国水网主办、中国环境报和中国证券报联合主办的“2007年水行业评选活动”中,桑德集团被评为十大影响力企业,Epp国际有限公司(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被评为“2007年水行业优秀环境工程公司”。
谈到海外上市,温家宝表示,国际资本市场与国内资本市场存在巨大差异,特别是现阶段,在某些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就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而言,海外上市从内容到形式都高于国内要求,如企业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海外上市后,只要企业健康成长,再融资就容易,只要有需求,市场就会支持,这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环,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成长。此外,战略投资者还将对公司治理提出许多建议。议会联盟的国际投资者包括美国投资者和欧洲投资者。去年,它与投资者进行了150多次路演交流,并与全球机构投资者进行了多次面对面交流。他们也带来了很多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和信息。
回顾过去10年,温一波主席深感桑德起步不是很早,在他之前或与他同时代的人很少,能够成长和发展的人也很少,这与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和投资环保产业有关。桑德非常幸运地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来到了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日子。(卫诗中国水网)
标题:桑德与中国环保事业共成长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978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钱塘江:生态与经济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