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污染源普查将全面启动
本篇文章2333字,读完约6分钟
1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准备情况和总体情况。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朱建平表示,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全面展开。为扎实做好这项高技术、高难度的全国普查工作,有关部门将严格控制数据质量,确保普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扎实的准备和全面的进步
"这次人口普查的任务很重。"朱建平说:“工业来源是本次普查的重点,主要包括除建筑业以外的39个主要行业,共约180万家企业;农业来源包括畜禽、水产养殖和种植;生活来源包括住宿和餐饮等六大第三产业,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居民生活污染不是针对每家每户进行调查,而是针对一个地区、一个县的人口、生活习惯和原材料消耗进行调查,并按生产和污水排放系数进行计算。”
朱建平说,这次普查涉及33个省级行政区划(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全军环境保护厅),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和2859个县级行政区划。到目前为止,已经成立了普查领导办公室,并根据当地情况开始了污染源普查。但是,有几个节点,即普查工作的整体时间安排必须引起各级普查办公室的重视。首先,去年7月至10月的试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第二,从今年2月开始,必须开始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并且必须做好以前的准备。第三个节点是今年2月中旬。在两个月内,我们将集中人力物力,奋力拼搏,力争在4月底前完成人口普查表格的填写和初审;7月底前,地方各省应上报主要普查数据。目前,整个普查的安排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按照范围和对象将普查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严格建立责任制。
朱建平透露,8月至12月,国家人口普查办公室将对当地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抽查和汇总,基本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主要数据的审查和汇总;总结并发布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将作为制定中国“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目标的依据。今后,中国将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污染源调查。
每一级检查以确保质量
谈到污染源普查资金的落实,朱建平非常有信心。他说:“目前,财政部在2007年已经批准和发放了7.37亿元的普查经费,其中中央财政拨款4.51亿元,中西部困难地区拨款2.86亿元。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部门也为2007年的普查拨付了资金或安排了启动资金。其他地区的基金也正在申报或获得批准。”
朱建平表示,资金主要用于完善机构设置、制定技术规范、开展重点污染源现场监测、组织生产排放系数计算、人员培训和宣传,以确保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计划》的要求,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是严格的技术法规。目前,已制定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污染控制设施、普查和普查质量管理、数据审核、数据录入和传输等9项普查技术规定,以及数据处理、清查和普查人员管理等多项工作规则。根据工业、农业、生活和集中污染控制设施的普查对象,设计和编制了一套66种普查表格和指标说明,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它们都可以在今年一月送到基层人口普查办公室。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某些技术要求和逻辑规范,一些明显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将不会被表单软件接受。
其次,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审计。物料平衡算法要求高、难度大、精度高,并作为真实的仲裁数据;排放系数代表一个行业的平均排放水平,可以快速测量和复核污染源调查的实测数据。一旦两者之间的误差超过20%,就需要再次审查。朱建平解释说,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系数是根据行业规模、原材料和工艺计算行业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的系数。为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了数百个全国工业行业管理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地方环境监测站和农业环保站,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及集中污染控制设施的生产和排放系数进行了大规模计算。目前,工业污染源排放系数已经完成,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第三,加强数据审核,确保数据质量。从今年2月的实地调查开始,基层人口普查办公室获得的每一份普查表格和每一项关键指标都必须经过四道审核确认后才能录入数据。同时,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随机抽样,逐级审查下一级收集的数据。为了满足要求,指示他们再次填写。此外,在每个阶段,有必要从国家到地方一级进行逐步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漏洞。
第四,开展广泛的培训,确保团队的专业素质。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动员100多万个非普查对象。他们在普查工作中的表现是否专业、科学、规范,将直接影响数据质量。因此,普查人员的培训一直是筹备工作的重点。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为普查教师和业务骨干组织了近5000次培训,为正在进行的全国性大规模培训积累了经验。朱建平指出,在人口普查中,建议对人口普查人员进行分类,而对生活来源的更简单的人口普查将动员社会大众;更复杂的工业园区普查应以环保系统人员为基础;对于重点企业,要调动企业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普查业务培训,共同完成工作。
第五,消除地方和企业的顾虑,对虚报和隐瞒行为实施严厉处罚。据了解,《规划》严格限制普查数据不得与“十一五”期间的总量削减任务、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排污费挂钩,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进行惩罚性收费的依据。“它只是为国家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政策提供决策数据依据。在某种程度上,这给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真正报告数据的“勇气”。朱建平希望所有被调查单位依法如实提供数据。检查普查表格填写、数据审核阶段、普查数据录入和抽查阶段的工作质量。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普查数据的,依法追究责任。根据《统计法》,发生上述行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可以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标题:全国首次污染源普查将全面启动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001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我国公众关心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