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妄想
本篇文章1565字,读完约4分钟
在秋夜“月失雾失塔”时,你会发现,如果没有自然的春秋,人会变成没有依附的岩石般的物质,人会变成没有灵性的抽象概念。
张健游过了英吉利海峡,一些盲人和媒体欢呼雀跃,争相报道。它的本质和意义被升华为:人们只需要勇气和征服自然的意志。这是一件荒谬的事情。横渡海峡只是对游泳者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他们勇气的锻炼。充其量,这可以被视为征服自己,这与征服自然无关。
如果精卫真的能填平大海,后羿真的能把阳光射进稻田,张謇真的能独自游过太平洋,爬上美国西海岸的沙滩晒太阳,那一定是对自然的征服。问题是这一切都只是神话,神话的《精卫填海》和《九天打靶》除了激发我们的文学想象力,唤起我们对顽强的远古祖先的无限崇敬之外,没有什么意义。
最早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和中国的古代神话都表现出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中提到,古代人把生存困境归因于自然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因此产生了妄想的神话。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发现自然和人并不敌对,但是他们四季轮回,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精神,他们生活在其中,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顺应天气的人会成功,逆天的人会死亡。中国道家哲学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天”是一个大概念,它既包含“道”和“法”的内涵,又包含自然的本质。当人们置身于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的森林、河流、山川之中,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时,你会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两忘”的境界。在秋夜“月失雾失塔”时,你会发现,如果没有自然的春秋,人会变成没有依附的岩石般的物质,人会变成没有灵性的抽象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了世界的生机和活力,也构成了世界存在的理由。
我们需要森林、河流、山脉、阳光、月光、春风和秋雨。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的自信只能表现为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是我们长期被一种妄想所控制,即我们强化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合理逻辑——用科技的力量和人们盲目自信“征服自然”的野心和欲望。大片森林被砍伐,土地荒漠化迅速遭到反击,水土流失绵延数千英里;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有毒废气弥漫了一整天。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工业化的梦想。这种意想不到的物质诱惑使我们肆无忌惮地制造污染,攫取更多的资源和欲望。转眼间,我们的环境退化、生态破坏和食品安全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自己的生存,后代的生存利益根本来不及考虑。
1999年秋天,作者站在陕北黄河岸边,看到黄河只有浑浊的河水在秋风中流淌,大部分河段都是干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绿色。风和沙在高原上翻滚,黄土覆盖了天空,夕阳在空.的天空中然而,在唐朝或更远的时候,那时黄河两岸树木葱茏,河水清澈透明,岸边成群的牛羊在啃食着大量的水生植物,空的天空是蓝色的。即使在“小二黑结婚”的时代,陕北的河流依然是“碧水蓝天”,现在一切都成了尘封的过去和悲伤的记忆。
如今,人们利用旅游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在接近自然景观的短途旅行中享受“天人合一”的奢华,寻求“忘我”的自欺欺人的安慰,逃离城市。这是一种每个人都不愿意承认的意志,但内心却相当尖锐。我们的日常生活被奶油面包和奢华的霓虹灯遮住了。长期贫困会让我们在财富和物质面前失去理性。另一个是我们长期以来的虚假意志,即“人定胜天”的神话和“征服自然”的妄想。在这种妄想的神话意志的煽动下,没有人真正从内心恐惧和忏悔。在夜幕的掩护下,每天都有污水排放,在泥石流多发的山区,砍树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作为这种偏执狂的受害者,清醒的人有责任用自己的判断去质疑和唤醒那些麻木的、无意识的心灵,坚决捍卫被幻想掩盖的真理,果断而勇敢地告诉那些急功近利的同胞:人有美化自然的权利,没有破坏自然的权利;人们可以亲近自然,却无法逃避自然。人们只能改造自然,却不能征服它。
标题:人类的妄想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003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媒体盘点2007年度水业风云榜
下一篇:兰州:刺鼻生活污水不断涌进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