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傍水之城的“节水经”

傍水之城的“节水经”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4-10 12:24:36阅读:

本篇文章4752字,读完约12分钟

汉江襄樊段场景

——湖北省襄樊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调查

去年底,水利部和湖北省水利厅的专家齐聚襄樊古城。经过认真讨论,审议通过了《襄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标志着襄樊市进入了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阶段。

美丽的汉江静静地穿过襄樊古城众多三国文物的历史云朵,汹涌的汉江流经襄樊195公里,滋养了这里80%的土地。人们不会奇怪:襄樊这么大的河流还缺水吗?

为此,我们的记者采访了人们的关注。

为什么靠近水的城市缺水?

中国水资源短缺和严重浪费的长期并存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以工程建设为基础的治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1998年以来,水利部先后将甘肃省张掖市、四川省绵阳市和辽宁省大连市确立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并取得了初步试点经验。2004年11月,水利部确定了襄樊、郑州、哈尔滨六个第二批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进一步推进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中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六个城市中,有五个是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而襄樊位于中部,长江最大的支流位于其上游。它怎么会缺水呢?

"襄樊虽然有汉江相伴,但却缺水."襄樊市水利局局长张克奇表示:“由于空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差异较大,水资源利用粗放,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不足,不同地区和全市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工程和水质缺水问题。”

然而,襄樊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提供的几组数据表明,襄樊市目前缺水状况不容乐观。襄樊年降雨量少于年蒸发量,年降雨量一般在850毫升左右,而年蒸发量超过1400毫升。此外,它位于河南省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这是湖北省唯一通往北方的低落差。每年6月至8月底,副热带高压使热风猛烈地吹来,形成独特的“干馒头”气候特征。因此,目前该市人均水资源只有1300立方米,低于全省1760立方米和全国2200立方米的水平。今年,仅城市地区的城市缺水量就达到11亿立方米,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市农村人口441万人,拥有安全基本饮用水16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拥有不安全饮用水27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丹江口水库年平均调水量约为95亿立方米,占汉江襄樊段年平均径流量的1/4。在汉江襄樊段,800立方米/秒至1800立方米/秒的再生水周期将从7个月至8个月缩短至3个月,平均水位将下降0.6米至1.2米。

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处处长黄永杰说,襄樊不仅缺水,而且水资源浪费严重。许多襄樊市民认为汉江流经当地,水源丰富,节水意识淡薄。据调查,襄樊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于5%;城市供水管网的泄漏率约为28%,高于全国水平。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汉江干流城区段出现了宽数十米、长数十公里的沿海污染带,中下游多次发生水华。其他主要支流的污染有从中下游向中上游扩展的趋势。涡河位于枣阳市武店镇以下,满河位于南漳城关造纸厂以下,小清河位于洪家沟以下,水质劣于五级,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

节水潜力有多大?

襄樊作为全国36个工业明星城市之一,已形成汽车、纺织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体系,是湖北省的“省级次中心城市”。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预计未来10 ~ 15年襄樊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工业发展速度将加快,人口将大幅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4年,襄樊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88立方米,高于全国和长江流域的平均水平,也高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用水水平,到2020年,全市总用水量将达到106亿立方米,大大超过59.8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

因此,有识之士一再呼吁: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是制约襄樊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襄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襄樊的节水潜力是什么?

据齐介绍,襄樊在农业、工业和生活节水方面有很大潜力。

襄樊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7.2%,但渠系用水系数仅为0.4。由于项目配套程度低,渗漏严重,缺乏计量设施,农业用水浪费严重,部分灌区每亩用水量高达2500立方米。通过节水工程建设、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科学灌溉方式,到2008年,水田灌溉定额有望降至566立方米/亩,旱田灌溉定额降至166立方米/亩;到2020年,水田灌溉定额预计将降至496立方米/亩,旱田灌溉定额降至141立方米/亩,节水分别达到2.95亿立方米和3.22亿立方米。

襄樊市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5%。2004年,襄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362立方米,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40%。随着襄樊市汽车等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业企业节水技术和意识的提高,襄樊市工业用水效率将得到快速提高。据估计,到2008年和2020年,襄樊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分别达到240立方米和130立方米,一般工业用水重复率将分别达到55%和80%。到2008年和2020年,工业节水分别达到1.584亿立方米和2.567亿立方米。

2004年,襄樊市城市生活用水量约为1.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6%。生活用水量小,但用水效率不高。目前,自来水管网漏失率为28%,城市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不到5%。同时,由于公众节水意识淡薄,自来水价格低廉,很难起到节水的导向作用。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节水宣传的加强、节水知识的普及、节水器具的普及以及水价、水资源费等经济杠杆的有效运用,生活节水潜力巨大。预计到2008年和202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家用节水器具的平均普及率将分别达到20%和90%;管网漏损率分别下降到16%和10%,生活节水分别达到3110万立方米和6470万立方米。

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通知》,明确将节水型社会列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要求开展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特别是重点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区。襄樊市位于丹江口水库下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襄樊市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在南水北调受水区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同时,由于复杂的地形,汉江沿岸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工程和水质缺水。襄樊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汉江沿岸城乡节水减排、实现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该试点经验对汉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其他城市以及我国中南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那么,在缺水的襄樊,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呢?

据了解,襄樊市尚未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在取水许可、节约用水和水资源费征收等方面缺乏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在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回用等公共服务领域,缺乏规范的市场监管规则。

为此,《襄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提出改革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污染控制机制,并计划成立襄樊市水务局,负责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处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科学规划和配置水资源,划定水功能区,确定污染总量和节水标准,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价是水资源供需最有效的杠杆。目前,襄樊市水价体系没有充分体现水的商品属性,大部分灌区的供水价格与供水成本相差甚远,导致水利工程严重受损,灌区灌溉面积急剧萎缩,水管理单位难以为继。

《襄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已经制定,采用“小步骤、快运行”的方法,逐步提高各类城市供水的水价水平。根据襄樊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对居民生活用水、公用事业用水、工业用水、一般商业用水和洗浴用水等特殊行业的水价进行比例控制。

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襄樊市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汽车、纺织、电力等重点行业进行水平衡测试,控制总量和定额;对饮用水水源和水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将把公众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者付费制度,按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配排污权,发放排污许可证;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打击非法销售用水器具,鼓励和引导居民尽快更换不符合节水要求的生活用水器具。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沿线的水位和净水能力都有所下降。襄樊市将建设一个供水工程,将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水引入襄樊市,替代城市供水水源,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张克奇表示,根据计划,从现在到2008年,这是一个试点阶段。目标是城市总用水量控制在31.83亿立方米,污水排放总量控制在7.8亿立方米,计划用水率达到90%;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50%以上。从2008年到2020年,是一个中长期建设阶段。目标是全市总用水量控制在34.5亿立方米,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控制在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控制在95%,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

观点:襄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襄樊市水利局局长张克奇)

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水价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构建人水和谐、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结构和水资源管理机制。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试点目标是:到2008年,全市总用水量控制在31.83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488立方米减少到350立方米,灌溉渠系用水系数从0.4提高到0.45,节水灌溉面积占灌溉总面积的50%以上。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04立方米以内,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70%,解决了100万人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主要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建立法律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市场情况,制定适合我市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政策。结合《襄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规划》中列举的典型示范项目,配套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节水运行机制。一是完善节水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以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和节水管理体系,包括水资源论证、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二是完善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实现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三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适时、适度、适度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认真贯彻省政府第259号令,在农村全面推行两部制水价制度,提高用水效率,减轻农民负担。四是建立监测、监督和检查制度。建立节水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考核供水实施情况,加强对高耗水行业和重点用水户的监督检查。第五,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政策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节水意识。

第三,构建相对完善的节水工程体系。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管理设施;调整和优化工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节水农业;重点改造丹丹灌区和三道河灌区及配套设施;加大末级渠系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实施了丹江口水库供水工程,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水通过丹江口水库的渠系直接输入襄樊市和灌区的城市供水管网,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水质;大力推广工业和城市居民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中水回用技术;实施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彻底解决饮用水、饮用高氟水、污染水和苦咸水问题。

第四,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形成全社会试点的局面。充分发挥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争取市政府加大水利财政投入,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提供可靠的财政保障。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和襄樊实际,大力发展“三民水利”,保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劲势头,激活水利经济市场,以水利可持续发展支撑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襄樊市保康县饮用水安全工程

襄樊市银丹灌区干渠

(正文/陈松平王千梅雪峰图/陈松平梅雪峰)

标题:傍水之城的“节水经”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1435.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