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哪去了
本篇文章2992字,读完约7分钟
□徐群培许文彬秀珍,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污水处理装置相继推出,城市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一方面,污水处理产生的大量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泥被随意倾倒或简单填埋,造成新的环境“二次污染” 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蔓延开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截至2004年底,中国已有600多家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每天产生大量污泥 据专家估计,未来几年,中国城市污泥排放量将达到每年840万吨(干重),占中国固体废物总量的3%以上 根据江苏省的最新调查,江苏13个省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217,834吨污泥 无锡、常州和苏州的产量占全省的76% 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年产生50多万吨污泥,仅上海一地每天的污泥排放量就达到七八百吨 这些污泥都去哪了?污泥堆积如山,经常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处罚。今年夏天,作者站在远离杭州郊区污水处理厂的地方,感受着阵阵刮来的泥尘和难闻的气味 一辆装满污泥的卡车被一辆蓝色的大卡车源源不断地运出,后面跟着一辆运泥车,一直到堆放污泥的地方。这是一个人工挖掘的大坑,黑色的淤泥即将填满。垃圾填埋场里的蚊子和苍蝇在飞,恶臭让人无法忍受。 据知情人士透露,四个月前,这些污泥被直接运到郊区的田地里进行倾倒 由于污染物的存在,泄漏的污泥流入了周围的繁殖地和农田,遭受污染的珍珠养殖者和农民开始反抗 污水处理厂在进行补偿时不得不将污泥堆放在厂区内 面对即将被填满的垃圾填埋场,厂长很难过:连续产生的污泥应该堆放在哪里?市里的另一家污水处理厂在工厂的东侧临时建了一个堆放场。在过去的10年里,10多万吨污泥(约14万立方米)堆积如山 雨后,这些污泥的沥滤液会污染附近的河流,因此经常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处罚 更危险的是今年的地下水位很高。这个临时堆场不仅面临饱和,而且随时可能发生坍塌等安全和污染事故,工厂负责人被熏黑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招商会上,他说他宁愿建5000平方米的空间和一定的补贴,并希望一些有才华的人来消化污泥!简易填埋是所有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 填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支付填埋费用,填埋由填埋场处理 且不说昂贵的运输和堆放费用,即使脱水后,污泥的含水量仍超过80%,这给填埋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许多垃圾场都将污泥拒之门外 另一种方法是挖一个坑,自己埋起来,这样比较费钱,也很浪费土地资源 杭州中卫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污泥处置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0万吨,据该公司总经理应国庆介绍,该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约200吨污泥 在一个小的县级地区,每年需要100多亩土地来堆放填埋污泥 对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长江三角洲来说,有多少土地可以用来放置污泥?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不到两年,附近的池塘就充满了污泥。为了节约成本,一些污水处理厂随意运输和倾倒一些未经处理的污泥,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隐患。 江苏省扬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为18万吨。每天都有几辆污泥运输车进进出出处理污水沉淀的污泥 江苏省何丽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王宝信表示,污泥以每辆车150元的价格移交给环卫部门,其中包括运输成本和将污泥倾倒入垃圾处理场的成本 然而,如果污泥没有干燥,垃圾场将不会接受它 运送泥浆的司机泄露了秘密:是不是找个废弃的地方堆积起来,还是把它倒进附近的河塘里 污水处理厂建于不到两年前,附近的几个池塘已经被填满 杭州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量较大 一名司机介绍说,工厂的污泥被运到钱塘江上游的峡谷 该厂占地660亩,日平均污水处理能力为55万立方米,日产污泥300多吨。它每天都堆积在郊区 大规模不明原因的死鱼事件接连发生,使人们质疑污泥的“二次污染”。江苏省最新调查显示,该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是通过“污泥浓缩-脱水-输送”,然后集中处置或填埋 有的随意倾倒和占用大量土地,有的堆积在荒野的群山中,有的未经任何压滤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这种不规范的处置方式一方面由于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烂发臭,另一方面,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卵和病毒,容易传播疾病和传染病,对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污泥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雨水侵蚀和渗漏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地下水环境 在被称为“江南水乡”的长江三角洲地区,60%以上的水源已被污染,成为中国的“缺水”地区 污泥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2004年9月2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渔场600亩水域出现数千条死鱼,损失20多万元 此前,浙江省慈溪、绍兴、余杭等地曾发生多起不明原因的大规模死鱼事件。环保部门没有检测到当地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只是猜测这是水基表面污染——工业和农业直接污染除外。此外,污泥的二次污染不能说是罪魁祸首之一 2004年12月23日至2005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七围垦区万亩鱼塘发生大规模死鱼事件 据萧山区渔政站初步统计,截至2005年1月12日晚,7个农户的近4万公斤黑鱼相继死亡 在死鱼的农民中,姚损失最大。他的鱼塘里有6万多条黑鱼死亡,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 当地环保部门发现,这起不明死鱼事件可能是由受污染的水源造成的 萧山区环保局举报中心负责人表示:“死鱼塘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水质污染非常严重 但上游未发现企业污水,污染源可能是长江沿岸的综合污水,即水质的面源污染,包括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和工业污水,污泥的二次污染也不排除 为了加强监督,当务之急是污水处理厂控制污染的同时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这样的悖论是如何形成的?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许云博士表示,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一直存在“重水轻泥”的趋势,污泥处置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严重缺乏专门的经济技术支持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只征收污水处理费,而不征收污泥处理费。当建造污水处理厂时,通常不同时考虑污泥处理厂。只有不到1个?4 由于收集标准过低,很难维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谁将承担污泥处理的责任?现有管理体制也存在问题,污泥处置主体不明,污泥监管严重缺位 责任不明确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不能独立承担相关责任,二是忽视了对污泥排放的监控和监督 在每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中,都没有污泥处置的内容,更不用说专项规划,污泥处置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现有的运行机制不利于解决污泥处置问题 污泥处置完全依赖政府资金,不能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难以推动污泥处置产业化的发展 污泥处置立法明显滞后,相关标准不系统、不科学。污泥处置技术和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也没有客观的评价体系 我国只有三个与污泥处置相关的标准,如农业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更不用说在污染控制中发挥作用了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约900万吨湿污泥(含水率为80%),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投资通常只占总投资的2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达到50%-70% 投资不足是制约后期污泥处理的重要因素 未来10年,全国将建成数千座污水处理厂,届时污泥排放量将是现在的7-10倍 如何合理处置污泥,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和产业化的处理目标,已成为大中型城市和相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华社为本报特写)《华东新闻》(第三版,2005年10月14日)标题:长三角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哪去了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2738.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今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