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攻坚战 如今清如许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攻坚克难记
本篇文章2428字,读完约6分钟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以及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亮点纷呈,污染防治攻坚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今日起,本报推出“回眸攻坚这一年”系列报道,与您一起回眸2019,展望2020。
从唐古拉山脉到崇明岛,滚滚长江奔流而下,一泻千里,孕育了“黄金水道”,形成了富饶而具有活力的长江经济带,养育流域人口占全国四成。长江之命脉不只是一脉之血、一河之水,而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世代繁盛的重担。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共饮长江水。饮用水安全,与每个人休戚与共。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随后,原环境保护部启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于长江经济带打响第一枪。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319个饮用水水源地清理出的490个违法问题,逐一攻坚,整治销号。
2018年,长江经济带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展开,长江经济带以外的其他省份地级以上城市水源地整治也拉开序幕。2018年底,共完成6251个环境违法问题的清理整治。
2019年12月20日,捷报频传——全国其他地区持续推进县级水源地3626个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其中3619个问题已完成,完成率达99.8%,超过进度要求。
收官圆满在即。
熟悉这一过程的人深知,这场攻坚战几多不易。前后横跨4年,由长江经济带辐射至全国,其间凝结了无数人的辛劳和汗水,克服了重重困难,冲破了巨大阻力,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难题。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多次强调,饮用水水源地是老百姓的大水缸,要当成重中之重,紧盯不放,切实消除各类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
而4年的攻坚克难,也注定将在我国饮水安全保障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场保卫人民清洁水缸的攻坚战”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关乎民生,关乎老百姓的饮水安全。在武汉,69岁的何汉武冬泳以后,再没生过病,他说,“每天向上游两公里,舒坦,回家喝水也很放心。”确保水源地的安全,这是对民众最大的福音。
离老先生冬泳几公里远的地方,便是武汉市武昌余家头江滩。这一百年历史的老码头,当年由詹天佑选定,作为京汉、粤汉铁路连接码头。然而常年无序开发,不仅沿江多违建、趸船、养殖场,导致污水直排。
更令人揪心的是,离江滩1000米的江心,便是一级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地。余家头自来水厂的3根取水管道,源头正在此处。用水厂厂长刘勇的话来说,保证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就像“走在钢丝上”。
余家头码头密布船厂、砂厂,涉及中央在武汉、省属、市属的主体单位就有15家。
“一个区政府,怎么搬得走一个央企单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武昌分局局长孙凯说:“任何一个码头、一个砂厂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利益,而影响的则是老百姓的水缸安全。”
转折点,正是2016年开展的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2016年5月9日,武昌区组织联合执法专班,对余家头江滩进行执法整治,1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全部拆除转运。孙凯感慨万千:“实属不易。”
2016年10月19日,在重庆市召开的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现场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严肃地说:“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问题整治,关系到老百姓的饮水安全,我们会持续推进,一抓到底,不解决到位不放手。”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长江沿岸11省市5亿多人的饮水安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如果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就像星星之火,其燎原之势很快沿江而兴。地方举一反三,长江重庆段打响了船舶港口污染整治的战役。2017年12月底,《重庆市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全面启动相关整治工作。2018年,重庆共淘汰老旧运输船舶1200余艘,3500余艘船舶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或收集设施,取缔沿江餐饮船舶110艘。
在重庆市北碚区水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殷清勇眼里,长江支流嘉陵江畔的水土战备码头,而今脱胎换骨。此前,码头边有3家餐饮船经营,一度红红火火,其中一家名为“小二黑”的渔庄生意最盛。为了劝说经营了十多年的“小二黑”上岸经营,他前前后后去了渔庄十多次。
“‘小二黑’渔庄上游1公里处便是一级饮用水水源地。按照相关规定,已经安置了围网和监控,建立网格化管理队伍,每个网格配备管理员,以保证整治后的河道清洁。”殷清勇说。
老百姓从身边的环境变化中,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以前江岸边做什么的都有,开餐馆的、洗车的、游泳的。整治后清清爽爽,看不到一丁点垃圾和油污,喝水安全放心多啦。”本地居民陈先生极目远眺,只见滚滚长江水,浩荡向东流。
“一场行之有效的上下协同攻坚战”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的成效,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说,或许没有比“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句话更合适的了。
2017年12月30日9时46分,湖南省传来消息,株洲市二、三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内电厂温排口移出工程完工,新箱涵排口正式投入使用。
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1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19个饮用水水源地排查出的490个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清理整治。这还意味着,于2016年5月启动的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整治工作圆满收官,完成了阶段性胜利。
一年半时间里,生态环境部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都体现了打赢攻坚战“知行合一”的智慧。
知,就是要谋篇布局,做好规划,一张蓝图执行到底。生态环境部会同各地全力推进违法问题清理整治,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科学谋划,彻底排查、精准施策,推动整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尤其是在“划、立、治”三项重点任务上,努力实现水源保护的目标。
标题:四年攻坚战 如今清如许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攻坚克难记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24326.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