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发改委就《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发改委就《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9-14 10:34:33阅读:

本篇文章2201字,读完约6分钟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2017年第25号),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工作的规范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

问: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长期监测预警机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约束日益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长期监测预警机制,综合评价空土地的开发利用状况,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空土地在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属性、发展状况、潜力和超载状况,明确区域资源环境超载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从而实施差异化管理和控制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长期监测预警机制是适应中国国情特点、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现实选择,也是提高空.发展管控水平的重要途径

建立长效机制将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有效规范空之间的发展秩序,合理控制发展强度,有效限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的各种发展活动,促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平衡。

问:围绕《意见》的起草做了哪些工作?

答:《意见》是在一系列扎实工作的基础上起草的,如技术方法的初步研究、地方试点评估、政策的前期研究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形成整体概念和工作计划。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等部门研究提出了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总体构想和工作计划。2.研究并提出技术方法。受中国科学院委托,会同有关部门的科研机构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3.开展本地调查和试用评估。

前往贵州、浙江、江西等地进行调查,在京津冀地区开展试点评价,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的成效和问题,以及建立长效机制的经验和做法。4.研究建立长期监测预警机制。

组织有关部门召开监测预警机制专题研讨会,启动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部署研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长期监测预警机制,形成意见,提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5次会议审议通过。

问:《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控制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首先是一般要求。根据《意见》,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体系,建立数据库和信息技术平台,开展资源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分析超载原因,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限制性政策,建立手段齐全、数据共享、实时高效、管控有力、多方协调的长效监测预警机制。同时,明确了应遵循定期考核与实时监控相结合、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严格控制与有效激励相结合、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第二是控制机制。根据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意见》重点设计了综合配套措施和单项控制措施。其中,综合配套措施主要是对红色警戒区、绿色非警戒区实施综合管理,实现临界过载向过载、临界过载向非过载的相互转化;单项控制措施主要针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海域等单项评价因素超载的情况,区分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情况,实施精细化控制措施。

第三是管理机制。《意见》着重从四个方面设计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监测预警数据库和信息技术平台,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监控、动态评价和决策支持;二是建立综合监测预警评估机制,对全国、重点超载区和非超载区实施不同频率的监测;三是建立监测预警评估结论的整体应用机制。各种评价要素和权重经相关部门共同协商达成一致后,进行综合集成和发布;四是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监管机制,营造全社会齐心协力、协调监管的良好氛围。

第四是保障措施。主要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支持政策、提高支持能力的工作要求。

问:长期机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长期机制有四个特点。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不仅对空全境进行定期监测和预警,而且对超载地区进行加密实时监测和预警。

第二,要注意软硬件的结合。不仅要建立数据库、信息技术平台等“硬件”基础,还要完善管理机制、控制措施等“软件”配套。

第三,要加强激励和约束,不仅要惩罚资源和环境超负荷的地区,还要鼓励资源和环境改善的地区。

第四,注重形成合力,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开展监测预警。

问: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监测、预警和评估的技术流程是什么?

答: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和评价的技术流程如下。

第一步是分别进行土地评价和海域评价。土地评价和海域评价都包括基础评价和专项评价。基本评价采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对所有县级行政单位进行全覆盖评价。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项评价分别对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进行评价。

第二步是分别确定陆地和海域的超载类型。根据土地评价和海域评价结果,结合基础评价和专项评价的超载类型,确定评价县的超载类型。

第三步,分别确定陆域和海域预警等级。针对超载类型开展过程评价,根据资源环境耗损加剧与趋缓程度,进一步确定陆域和海域的预警等级。其中,超载分为红色和橙色两个预警等级,临界超载分为黄色和蓝色两个预警等级,不超载为无警(用绿色表示)。预警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和绿色。

标题:发改委就《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1195.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