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大连市十大环保事件大盘点
本篇文章3088字,读完约8分钟
1月9日,大连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和各新闻媒体联合评选出2016年大连市十大环保事件。
1.蓝天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空的空气质量居全省之首
2016年,全市共收获299个蓝天,空燃气质量达标率为81.7%,比2015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优良天数增加了29天,相当于多收获一个月的蓝天,空燃气质量排名
空的燃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以煤炭控制、车辆控制、粉尘控制、工业控制和结构调整为举措的蓝天工程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全市两大民生工程,即燃煤锅炉改造和淘汰黄标车,取得了所有的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4月至10月底,共拆除小型燃煤锅炉1,416台,升级改造1,377台,其中843台小型燃煤锅炉在市区整改成功,拆除604台小型燃煤锅炉,超过省政府下达的115台燃煤锅炉拆除任务。截至10月31日,我市共报废黄标车和旧车42663辆,超过省政府下达的40856辆淘汰任务,报废数量和难度居全省首位。据估计,2016年,通过燃煤锅炉的综合改造,共减少了约12,499吨二氧化硫、约575吨氮氧化物和约9,300吨煤烟,分别减少了2015年排放量的11.1%、0.4%和13.1%;约5150吨氮氧化物从黄色标签的车辆中消除,占2015年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的12.7%。
2.绘制第一张绿色发展路线图
2016年7月2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提高环境质量的意见》,描绘了我市第一个具体的绿色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我们的城市将建成生态优美、风景优美、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集约高效的建设方式、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的美丽家园。
《意见》围绕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质量,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提出了优化生态格局、提升城市内涵、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布局、建设绿色城市、推进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三大类13项约束性指标,以及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7项保障措施。促进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空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将促进大连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不足,促进绿色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福祉。
3.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和联合管理的总体格局
2016年5月24日,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长出席会议,对环保工作提出新要求、新部署。市委、市政府与全市13个区、市、县和试点地区的党委(党委)和政府(管委会)首次签署了《大连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共同建立了环境保护“军令”,全面落实“党政共担责任”
6月6日,《大连市环境保护责任条例(试行)》颁布,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50多个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它打破了环保部门单独工作的局面,建立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大局、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大规模环保格局。
为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人心,增强各级政府环保责任意识,2016年3月至12月,市委监察局、市政府监察局与市环保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区、市、县人民政府、试点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及相关单位166项综合监督反馈问题的整改和蓝天工程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了4轮大规模的环保党政联合督查。监督内容全面,覆盖面广。
4.“爱我家”环保安全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2016年11月7日,市公安局在第三次“爱我家”活动中启动了环境保护和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环保问题,开展了“七大行动”,即取缔黄标车、企业污染控制、秸秆焚烧控制、水源环境控制、企业废弃物排放控制、食品药品安全控制、废弃物收购行业控制,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全面提高了市民的获取感和满意度。
5.《水利十条》最终确定了治水路线图
2016年2月29日,我市拉开了新一轮水污染防治帷幕,市政府发布了《大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规划》,提出了我市水环境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七大重点任务、三大保障措施和一系列重点工程,重点推进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和排污口整治。12个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始达标升级,同时新建大连湾、泉水二期等3个污水处理厂;启动红旗河、北大河等黑色恶臭水体的治理;制定《中心城区超标排污口入海整治工作方案》,公布全市131个超标排污口基本情况,公布超标排污口名单,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中心城区完成了星海湾、东港商务区、柏年港11个排污口的整治,排污口入海达标率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6.环保执法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2016年9月13日,省环境监测执法工作会议报告了全省环境保护法前八个月配套措施的执法情况。行政处罚案件数和罚款总额、行政拘留移送案件数、生产限制案件数和信息公开案件数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环保厅的高度赞扬。
7.环保违法建设项目清理整改完成率达到100%
2016年,我市集中力量清理整顿违法项目,全力解决环保遗留问题。11月14日,旅顺口区政府对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5个关闭项目下达了限期关闭令,这是自2015年12月我省开展环保违法建设项目清理整顿以来,当地政府首次下达政府关闭令。
我市发布了《清理整顿环境保护违法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集中清理整顿了截至2014年12月31日尚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的已建或在建项目,依法关闭了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违法建设项目。在过去的一年里,共对1375个非法项目进行了全面调查,截至11月20日,所有这些项目都已得到清理和纠正。该记录的备案和本次关闭的关闭,推动了大连港长兴岛30万吨原油码头等“难点”项目的备案,不仅支撑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解决了项目的环保合法性问题。
8.首次评选出三个“十大环保系列”
在2016年世界环境日“六五”期间,市环保局首次推出“十大环保系列”(“十大环保人物”、“十大环保企业”、“十大环境污染治理工程”)。150多个企业和项目、60多个个人报名参加,60万公民参加了投票。选拔范围和规模空前,社会影响空前。
9.《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颁布
2016年12月1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明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环境安全,促进民生改善,将大连建设成为蓝天、青山、清水、安全土壤的生态宜居家园。
到2020年,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体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优于三级的地表水占85%以上,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于五级的水,消除建成区的黑臭水;土壤环境总体良好,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保证率为100%;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实现;海域、声音等环境要素质量良好,所有环境功能区均满足控制目标要求。环境风险完全可控,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与大连全面绿色发展相适应。
10.保护区创新管理模式保护候鸟迁徙
2016年11月8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飞了一只经抢救治愈的金雕。同日,中国首个猛禽等野生鸟类专业救援机构老铁山猛禽救援中心成立。
近年来,老铁山林业局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偷猎行为,创新管理和保护模式,运用遥感监测等高科技手段,与当地政府、森林警察和鸟类保护志愿者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鸟类保护志愿者的作用。老铁山重新出现了金雕、短趾鹰等大型猛禽和东方白鹳、白尾海鹰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种类和数量稳步增加;偷猎网的数量、不加区别的狩猎和狩猎的非法活动以悬崖的方式减少了,管辖范围内的人们爱护和保护鸟类的意识也大大提高了。
标题:2016年度大连市十大环保事件大盘点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333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环保部长江座谈会:沿江9省2市年底前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下一篇:开门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