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做支柱产业,稳妥解决“邻避”问题
本篇文章1457字,读完约4分钟
12月2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将快速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显著提高,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市场份额将显著增加,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突破,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体系将基本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节能环保设备产品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核心部件的成套化和国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竞争力。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集团;统一、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价格、税收、金融等引导和支持政策日趋完善,人们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意愿明显提高。
为此,规划提出提高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回收技术装备等技术装备的供应水平;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开展节能节水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监测与咨询服务、资源回收服务;培养和加强市场参与者;刺激节能环保的市场需求;规范和优化市场环境等任务。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全文如下: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新的发展势头、增强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弥补资源环境不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为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产值约4.5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效燃煤锅炉、高效电机、膜生物反应器和高压压滤机等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煤炭清洁高效加工利用和再制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它拥有世界级的设备供应能力,如除尘和脱硫、生活污水处理、废热和压力利用以及绿色照明。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涌现出70多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节能环保服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广泛应用,一批制造企业迅速转型为生产型企业。
与此同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基础性、先导性和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一些关键设备和核心部件由人控制,垃圾渗滤液处理、高盐工业废水处理和能源系统优化等技术难度大,高端技术设备供应能力弱。市场秩序不规范,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恶性竞争突出,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严重,市场竞争不足,产品能效和节水标准屡禁不止,一些落后低效的技术和设备对高端产品形成市场挤压。节能环保服务业违约现象增多,纠纷处理机制尚未建立。制度体系不完善,节能环保标准建设滞后,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绿色消费缺乏强有力的引导。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我国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环境改善需求居世界前列,是节能环保的最大市场,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有可为。要抓住历史机遇,推进节能环保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好绿色转型和存量增量绿色建设,提升经济整体绿色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标题: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做支柱产业,稳妥解决“邻避”问题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3457.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