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设环保云工程,致力于环境数据综合应用
本篇文章2704字,读完约7分钟
最近,贵州省全面启动了电子政务云、工业云、电子商务云、智能交通云、智能旅游云、食品安全云、环保云等“7+n”云项目建设。
作为云工程的建设项目,“环保云”能解决什么问题?
患有神经衰弱症的市民刘女士最近一直备受困扰。她家附近正在建造的房子在夜间正在建造,噪音很大,严重影响了她的休息。尽管向当地环保局做了许多报告,但执法人员来时停止工作,离开时又开始工作。如今,有了“环保云”,市民可以将环境污染的视频、图片、录音和文字上传到“云”,参与环境监督、查询、处理事务、投诉等活动。根据反映的情况,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和答复。真正实现一键式反映、一查到底、综合监控等环境管理功能。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环保云”掌握各重点污染源的基本信息,从而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此外,“环保云”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环境治理方面的技术建议,而环境信息通讯应用的应用可以让普通人随时了解所在地区的pm2.5、二氧化硫等指标。
“环保云”是贵州省云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贵州省环境信息化的目标之一。目前,在贵州数字环保工程一期工程中,贵州省环保厅利用云计算技术,将12台虚拟机虚拟化为5台高性能物理机,外加一台管理服务器,形成一个运营支撑平台,实现从云到端的服务应用和运维应用。
那么,贵州省环境信息化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绿云的实现做了哪些准备?
加强信息整合建设
建立环境数据中心
作为一个虚拟应用平台,云平台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资源。据了解,在“数字环保”建设项目启动之前,贵州省环保厅已经建成的应用系统大多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实现信息的整合和统一。信息孤岛现状严重,信息资源整合困难,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更谈不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整体存储。
“因此,无法在数据层面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数据;在应用程序级别,无法实现不同用户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电子政务中心主任潘宇说。
如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如何整合现有的环境信息。
信息集成成为必然选择。“环境信息化工作必须从单一业务系统建设向综合化、平台化、协同化的信息共享方向转变,必须走信息整合之路。”
目前,贵州数字环保工程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信息集成的一个很好的体现。环境数据中心整合了污染源普查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监管监测数据、大气、水、声等十三种结构化数据,并陆续录入环保法规、应急预案、规章等电子非结构化数据。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调用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目前,信息集成技术在贵州省“数字环保”系统中的应用,使贵州省环境信息化工作从单一的业务系统建设向综合化、平台化、协同化的信息共享方向转变,完成了跨部门、跨地区的环境监管,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集成信息集成应用
“一张图”重振数据
环境信息集成不是最终目标,但最终目标是应用和服务于环境管理。在贵州,“一张图”是信息集成技术的活的应用。“一幅图”的实现完全依赖于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只有高度集成的数据资源才能实现“一幅图”的展示。
“实际上,‘一幅画’的准确名称应该是‘一幅环境管理的画’,它代表了一种环境管理模式。它最初是从土地领域延伸出来的,现在正被应用于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领域。”潘宇表示,“环境管理一张图”是一种基于gis地图的高性能管理模式,具有海量数据、综合叠加、多业务专题层综合管理的特点,包括执法管理一张图、企业监管一张图、环境质量一张图、监控一张图。由于移动执法系统的使用和全省监控的全过程管理,执法管理图和监控图的使用更加成熟。
例如,如果在监控地图上发现某个工厂的指标超标,地图上相应的点会变成红色,然后监控中心会派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车辆和移动执法终端都配备了gps定位。通过管理执法地图,可以动态跟踪和记录执法人员的执法轨迹,并在地图上进行标记。同时,执法人员还可以查询周围的污染源,地图可以用于实时导航。
深化集成应用模式
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数据集成应用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如何将环境数据从“静态”变为“动态”?
贵州数字环保工程将移动门户、移动办公和移动执法相结合,实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创新了环境监管和执法的模式和手段。“我们已经分别为两个主要应用——移动执法平台和移动办公室——制作了移动门户。只需在手机上安装一个软件,并在后台通过认证。移动办公可以实现公文的流通,突破时间和空,给环保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潘宇说。
移动执法系统的应用是监管执法模式的重塑。在传统的监督执法中,执法人员在检查污染源时容易受到人为干预,相关的违法记录可能被篡改或删除。移动执法系统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干预。执法人员直接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现场采样。监控和输入后,扫描栏直接扫描和上传文件,可以在后台即时接收。这样,存档就在现场完成,不能随意更改,整个过程可以追溯。
「数码环境保护计划第一期已初步完成流动客户的发展及应用。在第二阶段,我们将利用物联网进一步深化移动客户端的应用,推动移动客户端与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潘宇告诉记者。
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信息化建设的护航
如何有序推进贵州环境信息化建设。谁将为贵州环境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一期工程的目标是实现标准和信息集成的高度统一,解决已建立的应用系统与环境管理需求之间的差距,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交换、分析和决策,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可扩展性,为贵州未来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总体指导。”潘宇说。
贵州数字环保工程始于2012年,是贵州省科技厅的一个科研项目。到目前为止,数字环保工程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实现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两个门户和四个系统。“一个中心”是指一个统一的环境数据中心,通过整合环境信息(包括新的和现有的)实现环境资源的共享;“两个平台”是指环境地理信息平台(gis)和基础设施平台,实现不同标准的系统数据传输和数据空的显示;“两个门户”是指内联网用户门户和外联网公共服务门户;“四大系统”是建成的自动环境监测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
此外,领先机构也提供了顶级担保。为确保系统建设有序、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领导小组是数字环保项目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项目的总体部署,组织制定总体建设计划,确定总体目标,组织项目实施,任命项目经理、技术经理和质量保证经理。
领导小组组长由贵州省环保厅厅长担任,成员主要由贵州省环保厅信息化负责人和开发商高层领导组成。“一号领导信息化决定了环境信息化的地位,有利于信息化项目的后续建设。”潘宇说。
标题:贵州建设环保云工程,致力于环境数据综合应用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72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评价企业信用第三方担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