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增加环保投入是根本之策

增加环保投入是根本之策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1-14 14:21:15阅读:

本篇文章4513字,读完约11分钟

中国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都很严重,形势依然严峻,压力还在继续加大。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是根本。如果你不愿意在环境上花钱,你就不愿意在人身上花钱。优先保护水质好的湖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走治污老路的优点。市场管理规范化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提,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和谁说话?

刘洪亮,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环境工程专家。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农业纺织与环境部主任、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部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1994年,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为什么说话?

由中央国家机关共青团中央主办、环境保护部直属团委协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团委、中国环境报团委联合组织的“美丽中国”院士面对面活动近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共青团工作委员会、水利部、国务院三峡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和环境保护部的6名青年代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洪亮就近期中国环境热点问题、水污染防治思路和环境科技创新进行了对话。

单击一个

关注如何看待当前的环境状况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都很严重,形势依然严峻,压力还在继续加大

问:目前,我国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威胁人民健康的环境事件频发。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资深专家,您参与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的研究等。你认为当前的环境状况如何?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处理当前的环境问题?

刘洪亮:环境污染问题是困扰我们环境科学家很久的一个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的减少并没有迅速增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只要我们发展经济,我们就会面临环境污染。应该说,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在思想上有着深刻的认识,但实际应对措施与思想高度还有差距。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关注它,但不愿意投资,环境就不会变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上级领导层面来看,思想认识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对于下面的具体操作人员来说,思想认识问题还没有解决,实际对策还没有跟上。例如,地方官员多年来一直受国内生产总值第一评估机制的影响,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我们提出了研究绿色gdp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而且阻力很大。因为如果我们从绿色gdp的角度来看中国,中国的gdp每年都会大幅下降。

北京的污染以前没那么严重。现在,在中国十大污染城市中,河北省占了六个,特别是唐山,它相对靠近北京,导致北京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目前,仅河北省的钢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超过3亿吨。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我去了美国调查钢铁工业的污染减少情况。匹兹堡曾经是世界钢铁工业,尤其是世界煤炭运输的集散地。20世纪30年代,匹兹堡的污染极其严重,比现在北京的污染严重得多。白天,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必须开灯,城市里的建筑就像被涂上了黑色的油漆。后来,宾夕法尼亚发现了天然气。匹兹堡实施了“煤制气”,所有燃煤发电机组都改为天然气发电机组。当我在2000年参观时,只有一个焦化厂的废墟被留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

与美国匹兹堡的情况相反,北京的空气污染近年来突然恶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京周围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生产需要电力,但现在主要依靠煤发电,而煤是天然气无法替代的。大量燃煤、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高钢铁产量、基础设施项目导致的水泥产量增加,以及相应的材料运输和汽车燃油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

总之,中国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都很严重,形势依然严峻,而且压力还在继续加大。

点击两个

关注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增加环保投资的主要思路

问:如何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刘洪亮:环境问题如此严重,我们能停止经济发展以确保环境友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国情不允许,人民也不允许。如果经济不能停止,就必须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国防要加强,教育不能放松,人民生活要改善,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资不能节省。在我看来,应该大大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应该用更多的资金来控制环境。如果你不愿意在环境上花钱,你就不愿意在人身上花钱。赚钱的目的是改善民生,而环境保护是造福今世后代的一项重要民生。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是根本。只有这样,中国的环境才有希望。

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角度来看,我认为需要采取的第二个措施是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丰富,包括生产、消费、文化、思想和哲学。生态文明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环境问题与乱扔垃圾和其他不良习惯有关。因此,有必要提高公众意识。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但却非常重要。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除了加强环境教育外,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

_baidu_page_break_tag_

点击三

关注如何改变水污染防治的思路

关键是优先保护水质好的湖泊

问:你是中国湖泊污染防治领域的首席学术带头人。自2008年起,您被聘为滇池治理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请简要介绍一些治理滇池的科学方法。继空气污染预防行动计划启动后,水污染预防行动计划也在编制之中。你认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难点和思路是什么?

刘洪亮:滇池不仅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湖泊污染的典型和“博物馆”。几乎所有的污染问题都可以在滇池里找到。因此,控制滇池水污染意义重大,难度很大。我从1985年开始接触滇池,当时滇池的水质在三级和四级之间。1990年,滇池水质完全达到四级,1995年以来,滇池水质恶化为五级。2000年后,滇池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成为第五类污染最严重的水体..可以看出,污染控制研究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污染加剧的速度。通过我在滇池流域的广泛工作,包括连续十年的水污染防治规划,我知道滇池流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企业和人民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是可以想象的。因此,滇池治理的瓶颈在于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在我看来,滇池的主要污染源是昆明,它位于滇池的上游。昆明是一个工业区。含重金属、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滇池。滇池的水量不大。从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来看,它根本无法忍受被工业城市包围的污染。

其次,滇池在污染控制方面走了一条弯路。过去一段时间,地方领导没有找到滇池的污染源,没有掌握控制污染的根本方法。2008年,当地政府提议在滇池周围再建四个区,形成一个“城市社区”,围绕滇池流域的上、中、下游。我坚决反对这种发展思路,因为这将严重加剧滇池流域的水污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年,时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同志和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同志来京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国内环保知名专家的意见,提出了“先治湖,后治河”的方案。仇和同志亲自担任河道主管,大力治理污染,要求地方各级领导带头治理,使滇池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取得了初步成效。
同时,昆明引进先进技术,完成了主城区第一至第八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扩建)工程,使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提高了一倍。特别是我国设计的污水处理模型在脱氮除磷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滇池水质的富营养化。按照我的思路,有必要彻底治理滇池的严重富营养化,疏浚底泥。疏浚可以去除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去除污染水的内源,减少污染物从沉积物向水中的释放。沉积物中富集的污染物数量巨大,浓度高。如果不消除内源,即使引水、水交换或外源控制也不能发挥根本作用。

因此,就治理滇池而言,第一个对策是计算整个滇池流域的环境承载力,找出滇池水环境能够承受的氮磷量,进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发展与环境承载力达到平衡。二是控制入湖河流水质,达标后排放。如果湖泊水体达到四级,那么入湖河流的水质应该达到三级,总是高出一级。三是疏浚底泥,种植能够吸收滇池氮、磷和重金属的水生植物,然后通过定期清除这些水生植物,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和污染水体的内源。

在制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时,我们注意到了抚仙湖,它与滇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的体积是206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近100米,最深部分接近160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抚仙湖距滇池仅70公里,但其水质常年被评为一级。原因是抚仙湖地处深山,周围没有城市和工业。唯一要控制的是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积极保护植被和控制大蒜种植,我们可以减少氮和磷的排放,确保抚仙湖的水质继续保持优良。这是一次伟大的经历和巨大的变化。优先保护水质好的湖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走治污老路的优点。因此,我们决定调整战略,优先发展水质为三级及以上的湖泊。

点击四

关注如何有效发挥科技的作用

关键是规范技术市场,保护知识产权

问:近年来,中国环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探索环保新途径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为环境科学领域的资深专家,您参与了大量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你认为如何利用好环境技术?中国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哪些问题或制约因素?

刘洪亮:我认为科学技术在维护、支持和促进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环境问题是复杂而难以有效解决的。例如,很多人认为污水处理技术并不复杂,但实际上,先进技术和落后技术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不仅体现在出水水质和工作周期上,还体现在节能降耗上。先进的技术可以为污水处理厂节省大约10%的电力,这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为整个国家节省的能源和成本是惊人的。谁抢占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环境保护的主动权。

目前,我国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市场不规范。以汽车尾气净化器为例,我国新车特别是轿车的尾气净化器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生产规模小的净化器厂商很难与国外企业竞争。占全球汽车尾气净化器产量93%的四大公司都在上海建厂。世界三大汽车排气管公司与国内企业联合生产消声器等设备,而国内汽车制造商大多是合资企业,一般从国外制造商购买排气净化器产品。然而,国外的减排产品只能减排20%~40%,不能解决大中城市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一方面,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减排效果的汽车尾气净化器开发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管理不规范,企业存在“进入壁垒”,生产的产品无人问津。市场管理的规范化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提,目前还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也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这要求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应严肃追究法律责任。最近,我们在内蒙古发现了一种含有多种稀有金属的矿物土壤。经过特殊研究,我们认为它可以作为絮凝剂的原料。它可以大大提高絮凝剂的效率,甚至达到分子筛选的水平,而且效果非常明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提高效率。同时,经过絮凝沉淀,悬浮物基本被去除。如果在下一步中使用超滤技术,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当这些优秀的科学成果被产业化后,它们很快就会受到混乱的新材料市场的影响,假冒产品就会立即出现,这将会破坏产品的声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保护科技发明专利权对我国环境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环保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题:增加环保投入是根本之策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061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