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膜技术助再生水成为城市重要水源

膜技术助再生水成为城市重要水源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1-29 19:10:22阅读:

本篇文章1452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水资源存在“人多水少”的现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粗放。为了进一步节约水资源,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鼓励和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和回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比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最近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也明确要求,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的利用率应达到15%以上,中水的利用能力应增加2700万吨/日。

膜技术是废水回用技术的关键

在政策的推动下,许多城市相继制定了城市污水回用的技术路线,并建立了污水回用系统,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北京北五环北小河再生水厂占地面积仅6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在大型水处理池和单独的车间完成。污水首先经过粗格栅间、曝气沉砂池和1毫米细格栅,然后经过生物池,通过活性污泥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最后经过超滤膜反渗透处理,这是中水技术含量最高的最关键环节。超滤膜的孔径只有0.03微米,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其他有机物和悬浮物都被隔离,处理后的水几乎可以达到纯净的水平。

厦门大学西门旁地下建有占地655平方米的污水和中水处理系统,每天可吸收3000吨生活污水,产生2700吨中水。据介绍,该系统采用生化处理、mbr膜过滤、紫外线消毒、氯气辅助消毒和气体除臭,其中mbr膜过滤是废水回用的核心技术。产生的中水通过变频加压泵送至校园中水管网,全部中水回用于校园绿化、冲洗道路和公厕、校园景观湖生态补水。

生活污水再生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水源

为了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将污水再生作为城市的重要水源。

北京人均水资源只有1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短缺几乎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第一瓶颈”。近年来,北京的污水处理已升级为再生水。清河、北小河、酒仙桥等18家优质再生水厂已投入运行,市区9家污水处理厂全部升级改造。每年有超过10亿立方米的污水被转化为再生水,可以节约同样数量的清洁水,几乎相当于密云水库目前的蓄水量。中水的分配和输送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中水已从补充水源升级为第二大水源,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河湖景观补水、园林绿化、市政杂用水等。

北京市水务局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市的所有污水处理厂都将升级改造为中水厂,所有新建污水处理厂都将建成中水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全市中水利用率达到75%。更重要的是,永定河和潮白河引入再生水,节约了水源,城市水的上下游得到了循环利用,不仅弥补了水资源的不足,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水环境。

青岛开发区还积极推进“污水”回用工程,利用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中水和一级水作为市政用水,每年可节约自来水7万吨,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效益的双赢。据了解,莲湾河污水处理厂每天生产近4万吨甲级水,用于道路洒水降尘,也将作为改造后的南新安河景观用水。新建的唐道湾公园占地30万平方米。除自然雨水外,园区内所有景观绿化用水均来自附近泥堡湾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每年可节约市政管道供水5万多吨。目前,泥堡湾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四期改造。改造后,每天可生产6万吨再生水,已与23家企业达成使用再生水的意向。

污水处理、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传统水资源短缺的今天,中水作为一种非传统水资源,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水源,节约用水,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标题:膜技术助再生水成为城市重要水源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207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