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环境讲坛 聚焦“城市内涝”
本篇文章2046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暴雨凶猛、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暴雨造成城市严重内涝,约190万人受灾,79人死亡,初期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北京的暴雨已经把城市内涝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什么中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城市排水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城市内涝?
9月18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环境研究所、中国水网和搜狐公益联合主办的第11届环境论坛隆重开幕。北京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车武、中国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北京排水集团第四管网分公司经理兼高级工程师李汇聚一堂,就城市内涝问题发表看法,深入探讨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从左至右,第十一届环境论坛的嘉宾有:中智水务副总经理、北京土木建筑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车武、北京排水集团第四管网分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李
不平衡的城市发展导致频繁的雨涝
北京“7·21”特大暴雨后,城市排水设施低标准受到批评。北京排水集团李表示,目前北京市北派集团管辖的城市共有2193条雨水管道,其中90%以上的管道标准为一年以下,不到5%的管道标准为五年以上。只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道才能达到每五年一次的标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但“重地面,轻地下”的理念导致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路面建设。近年来,不仅北京,而且天津、上海、长沙、武汉、杭州等中国大、中、小城市也因暴雨频繁发生内涝。据朱向东介绍,今年上半年,中智水务调查了全国20个中小城市的排水情况。在中雨和中雨以上的天气条件下,68%的中小城市存在局部积水和道路雨水灾害,12%存在严重拥堵或积水。
此外,城市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自然排水功能。今年8月,青岛在台风的影响下遭受了暴雨,但青岛没有遭受内涝。车武说,首先,德国设计的排水系统有很高的标准;二是青岛靠近海边,城市坡度也大,自然排水条件优势明显。对此,朱向东表示,北京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江河湖泊环绕的地方,颐和园的园林设施也是水利设施,可以把洪水引入清河等河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大约有数百万英亩的水道,河湖资源相当丰富。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四环路以内的河湖面积缩小了15%,北京的河湖排涝和蓄水能力明显下降。除北京外,我国许多城市都违反了自然规律,破坏了自然排水湿地和河流,导致城市自然库容失效。
排水设施的升级是复杂而艰巨的
随着内涝的不断出现,政府更加重视排水设施的建设,提高设施水平迫在眉睫。车武坦言,排水标准改造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问题。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经济性和政策性。设计方案可以由规划院、设计院等专业单位讨论研究,但方案的可行性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条件,最终的决定必须经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批准。他透露,标准改革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但整个研究、论证和审批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长期过程。同时,他强调,排水设施的标准不应定得太高,而应综合考虑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并应根据具体的区域条件制定合理和适当的标准。
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是有争议的。新建城区面临合流制和分流制的选择,旧城区面临合流制向分流制转变的示范。据朱向东介绍,北京三环路和四环路的所有区域都实现了分流,二环路内的管网主要是合流的。如果要重建二环路内的管网,投资成本将是惊人的。北京排水集团对二环路联合系统的改造进行了研究。李肖珩说,有许多限制和问题,如空的房间条件,地下条件,拆除问题等。,这需要根据地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车武说,中国不同地区的降雨条件、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地对组合系统的改造进行科学论证。
有罪问题涉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协调
除了排水设施的标准和技术问题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防洪管理和应急预警方面的漏洞和不足也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三位专家都说,城市内涝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的系统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协调和进步。李表示,排水集团作为管道运营的专业部门,每年汛期前对雨水进口、桥区、河流、泵站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然而,防洪涉及交通、园林和市政管理等许多部门,甚至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责任。北京暴雨期间,一些下水道和雨水出口被垃圾堵塞,导致当地积水。垃圾管理的问题关系到每个居民。此外,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普遍较弱,政府应加强宣传和管理,公民应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以减少暴雨引发的灾害。
由于内涝问题涉及面广,责任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整个系统由不同的计划分解。目前,我国有城市总体规划、排水规划和雨水规划,但仍缺乏综合防涝规划。李透露,建设部近日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省市有关部门限期制定各市防涝规划。
中国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许多“并发症”,城市内涝的频繁发生反映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诸多弊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涉及法律法规、资金、宣传和管理等方面。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标题:第11期环境讲坛 聚焦“城市内涝”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208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