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水环境监测"地图" 科学应对水污染频发
本篇文章1439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国地表水监测网络的优化调整,防止监测盲点,形成科学、全面的监测阵列,应对日益频繁的水污染事故。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温4日表示,此次调整将使全国地表水监测断面(点)总数从现有的759个增加到972个,其中保留509个,增加443个,移动20个。
调整后,监测河流由320条扩大到423条,基本覆盖了我国的干流、主次干支流、省际边界河流、河口、重要水利工程、国家边界河流和出入境河流。监测的湖泊水库由28个增加到58个,点位分布更加合理。
其中,监测河段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每100公里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湖泊和水库每50-100平方公里设置一个监测断面。
温表示,近年来,我国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水流量或储量减少,原有监测断面不具代表性,部分监测断面处于监测盲区,无法达到监测预警的目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温介绍说,国家监测断面的设立对水量有要求,包括主要水系的干流、年径流量5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一、二级支流、年径流量3亿立方米以上的国界河流、入海河流、大型水利设施所在的水体、面积100平方公里或蓄水量15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湖泊、重要水库或蓄水量10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跨界湖泊。
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水环境保护方面,要深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继续做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分区控制,重点防治,切实提高环境质量。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随着国家监测点的调整,省市两级的监测布局将陆续调整,国家地表水监测新模式将逐步建立,以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
温说,这是近年来我国监测网络的一次重大调整,不仅增加了监测断面数量,更重要的是使监测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为今后建立全国水污染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做好准备。
此次新布局的重点之一是调整跨省、跨境地表水体监测点,全国所有监测断面都将加强重金属污染物的监测。
温说,例如,上下游省份在同一条河流上设置了省界断面,而下游省份设置的断面一般不进行联合监测。一方面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客观地反映水环境质量,同时有助于明确权利和责任,减少污染事故后的责任纠纷。
监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每年发生1700多起水污染事故。
今年1月,广西龙江被高浓度含镉污水污染,严重威胁柳州等地数百万人的饮用水安全;2月,江苏省镇江市因船舶非法排污造成自来水酚污染,引发了当地居民购买纯净水的热潮;不久之后,广东佛山一个农场的污水污染了附近自来水厂的水源,导致大约5万当地居民受到停水的影响。这种高密度水污染事件给水环境监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从1973年开始监测地表水。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进一步调整了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断面,确定了由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辽河、海河七大水系、太湖、滇池、巢湖三大湖泊和三个区域组成的全国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至今仍在使用。
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十余年的女博士后温表示:监测布局重组只是水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政府改善政策和制度,我们通过科学手段改善政策和制度,每个人都关心我们的家园,这是保护环境的长期办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寿泉说,为了控制水污染,不仅要运用科学的手段,而且要把法律法规放在首位。具体而言,应在每个流域颁布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明确水环境标准,确立各级政府的分工和责任,并明确处罚规则。当问题出现时,就有法律可循,这样污染者就可以付出应有的代价。
标题:重塑水环境监测"地图" 科学应对水污染频发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3389.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广州:阶梯水价听证获认同
下一篇:宜兴环保产业探讨“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