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部委:三峡资源开发性污染威胁饮水安全

部委:三峡资源开发性污染威胁饮水安全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2-27 14:30:18阅读:

本篇文章1672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7日发布的消息,目前,三峡沿岸重污染行业水环境风险防范突出,资源开发造成的污染直接威胁到饮用水安全。

为指导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环境保护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共同制定了淮河、海河、辽河等8个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纲要。 松花江、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巢湖和滇池。

记者注意到,《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三峡沿岸重污染行业的水环境风险防范工作依然突出。由于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的发展,流域内部分地区存在特色污染问题,包括磷矿开发和磷污染、煤矿开发和重金属污染、部分地区砷污染等。一些特有的污染直接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饮用水源、珍稀鱼类洄游通道等敏感水域的水质保障十分突出。该地区水系发达,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源沿河流广泛分布。长江上游国家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规划区内,涉及川、滇、黔、渝1162公里的河段。上述敏感水域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突出的水质保障需求。

但是,根据编制大纲,目前各地饮用水水源标准化建设还不完善,周边水污染防治、水源保护和风险源预防措施薄弱。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鱼类产卵场和洄游通道、国家旅游区等敏感水域缺乏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支流水质相对较差,库区部分支流水华频发,威胁饮用水安全。

污染支流已成为影响流域水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重庆和四川两省。根据编制大纲,2010年库区56条次级河流的超三类水体断面比例达到28.8%,库区支流回水区域中部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明显升高,有机污染加剧。支流富营养化突出,库区63.3%的支流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支流回水区域水华频发且日益严重,影响了库区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据环保部门统计,2004年至2009年,三峡库区共发生84次水华,覆盖库区21条一级支流。地方特色污染已成为水质保障的重要风险。

上述编制纲要明确指出,流域内工业企业分布在沿江地区,企业超排和违规排放问题时有发生。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但规模小、位置分散,工业生态链建设滞后,企业集中加工的工业园区普遍存在,污染控制水平低。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和区域相关重大发展战略(成渝经济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两江新区)的实施,以及三峡地区各省(市)发展的实际需要(重庆一圈两翼、湖北长江经济带、四川7+3计划、滇中城市群和西部桥头堡发展战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压力显著。

与此同时,环境风险也将加剧。分析表明,“十二五”期间,历史遗留的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垃圾填埋场等重污染场地等水污染隐患依然存在,化工、矿业等水污染高风险行业布局仍在调整,潜在新污染不断出现,环境风险防范压力不断加大。风险源主要包括生产能力落后、高消耗、重污染的企业;影响流域环境和生态的特征污染源;敏感水域的风险源,如水源和稀有栖息地。

本月初,包括自然之友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8个非政府环保组织致信环境保护部,要求就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听证会,以加强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

长江是中国水生生物最丰富的河流,长江流域特有鱼类最丰富的地区位于其上游。上个世纪开始建设的葛洲坝和三峡水库切断了多种鱼类的洄游路线,淹没了大量产卵场。环保组织担心上述保护区的调整会给珍稀特有鱼类的繁殖带来灾难。

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在长江上游干流开发的背景下,该保护区极有可能成为长江众多珍稀鱼类的最后避难所,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6日,自然保护区项目负责人卢彤告诉记者,有关方面对环保组织的答复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是落实中央政府重庆战略规划的需要,因为原规划与重庆城市总体规划相矛盾,小南海水电站的建设在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后不会影响保护区。

环境保护部表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于2011年4月至5月完成,报批稿将于8月至9月完成。

标题:部委:三峡资源开发性污染威胁饮水安全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453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