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李克强撰文论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

李克强撰文论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3-09 02:16:56阅读:

本篇文章1188字,读完约3分钟

6月1日出版的《求是》第11期刊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的重要文章《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文章指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文章认为,推进结构调整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根本措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兴经济体和世界主要的工业和制造业国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的发展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不平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环境破坏大、空布局不合理等方面。

文章指出,从需求结构来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多年来,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市场。同时,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据估计,中国的资本形成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约32%上升至2009年的46.8%,而最终消费率从同期的约67%下降至48.6%。消费不足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有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外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这将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从产业结构来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产业产能过剩。2009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6%。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例为53%,高收入国家为72.5%,低收入国家为46.1%。同时,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工业化国家的最高值。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增加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也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城乡和区域结构来看,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生活条件及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3∶1,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为2.2∶1。不合理的城乡和区域结构不仅关系到内需的扩大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要素投入结构来看,主要原因是资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中国主要资源产品的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全球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许多产品是为出口而生产的,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同时,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消耗也很大,生态环境的代价也很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

经济结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上述结构性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低下的主要根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就很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标题:李克强撰文论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554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