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燎评说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问题
本篇文章3301字,读完约8分钟
如今,供水行业非常活跃,关于改革的目标和方法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各种各样的旗帜,东说西说,甚至有许多是错误的观点。有些人以普通人的名义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没有解释和相关的解释,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争议?不久前,吉邦咨询公司总经理张辽在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说,改革之初的大胆设计导致了今天的结果。当前,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明确思考,努力重建完整的监管体系,增强政府的科学监管能力。以下是中国水网的采访记录。
为什么现在水务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争议这么大?关于改革,原来我还没有想通;现在它可能变得越来越清晰,它将变得越来越迷失方向。
目前,人们对供水或城市供水(包括供水和排水)的现状和改革有许多抱怨——地方政府抱怨和投资者抱怨。一些热点问题似乎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如水价,这是公平合理的。中央层面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电视新闻媒体都在关注水价调整的话题。水价调整是供水改革带来的必然问题。一开始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争议。事实上,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澄清,水务行业的改革就很难进一步。因为水价的调整不仅仅是上涨还是不上涨的问题,而是由于城市水务的管辖水平,地方政府如何理解和落实供水行业的改革思路的问题。
从水价调整的角度来看,市场化改革思路的设计和地方政府的实施都需要改进。
首先,从政府的市场化改革思路来看,在设计思路时,方法是遵循邓公30年改革后“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这占了绝大多数。我还没有彻底理解水资源改革的问题,并使它变得坚实;只是想开放市场,引入多元化投资机制,或者如何认识到地方政府前几年走在政策前沿的做法。也就是说,在考虑了开放市场准入和鲶鱼效应之后,我们还没有仔细考虑过,更不用说完成政策设计了。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改革开始大力推进,各种背景的公司蜂拥而至,水价形成机制的基础是1998年的《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我们应该知道,1998年没有特许经营权,也没有市场化的概念。因此,在市场化的理念下,仍然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没有被改革的设计者所考虑,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设部2002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和2004年5月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都没有这样的内容(当然,作为行业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可能直接提出相应的价格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没有协调好市场化改革下的成本监审规则的制定,导致了诸多问题。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在设计政策时,这些问题被认为过于粗略,或者没有得到考虑,而且对准入和投资多样化问题给予了太多的关注。考虑如何分配资产所有权的并不多,而考虑经营权和资产之间的关系的就更少了,还有定价机制、价格和成本的监督和审查等。,并且没有深入的考虑。没有具体的市场化改革和监管措施,只有一些一般性的东西需要地方政府去理解。
其次,地方政府在执行层面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诱惑。
在现行的两级政府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太重视产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地方政府的真正压力也是他们关注融资和服务稳定性的焦点。因此,我们认为供水行业的改革应该由中央政府来设计,然后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应该通过立法来明确。由于缺乏我前面提到的问题,地方政府有很大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总是想通过特许经营和引入非公有资本来获取资金,却很少关注真正特许经营制度的构建。这使得一些中介公司在为地方政府咨询时投入了大量精力。价格越高,就越有可能中标。在竞争目标的权重设计中,价格往往是一个很重的权重,这就确定了地方政府的价值取向。
一些地方政府被认为缺乏诚信。
最近,我会见了几家大型水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谈到了他们在供水项目中遇到的政府违规问题。我签了一份合同,却不承认。我是同一个政府的官员,根本没有遵守合同的精神。因此,地方政府的诚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导致了合同双方的期望和判断的混乱。你不把这份白纸黑字的合同当回事,你怎么能指望我遵守它呢?地方政府在价值取向和绩效信用方面存在问题,上级法律政策的缺失或模糊,给供水行业改革带来困难。
但是,我必须保持警惕,那些利用改革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那些由于改革不充分和不充分而造成的问题的人,将彻底否定改革本身的错误做法。
此外,我认为发展和改革部门对水价调整也持摇摆不定的态度。有时它说资源价格应该调整,有时它被修改为除了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之外,水价不能调整以补偿供水成本。随后,一些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国庆节前不允许进行价格调整。如果做到这一点,水价将真正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价格调整取决于政治气候和宏观经济是否合适。然而,过多的政治考虑,或过于迁就普通人的感受,而不尊重经营者合理和可持续的财务发展的要求,政府只是盲目地反映所谓贴近人民,不尊重行业的客观规律和事实,这将牺牲供水行业健康发展的能力来满足暂时的政治需要。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不是好消息。我相信任何性质和背景的水公司都理解并同意这一点。
如果供水公司亏损,最终会损害服务质量。如果你不让他调整价格,那就做不到,你必须找到另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就像2007年cpi高的时候价格控制,你们的物价部门不让方便面生产商涨价,所以我用同样的价格对付你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成本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水价中的“水分”就会被挤出来。
不过,我要说的是,供水行业真的很缺钱,这是不能通过降低成本来弥补的。有些费用是水利部门不愿意增加的。例如,当地政府强迫一些相关家庭安排工作;水务部门必须再次接受它,形成历史的冗余;此外,当地政府要求保持稳定,不能随意裁员。因此,水务局局长最终往往不是人类。
水务部门面临两难境地,不允许裁员。当价格调整时,据说人员成本很高。这个问题在传统的和面向市场的水公司中都存在。
通过政府监管体系、价格调整或财政补贴的代表性决策过程以及公众参与机制,实现供水企业和用水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合理的。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监管部门管理粗放、权责不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无法真正了解供水企业的真实成本状况。它通常对亏损企业采取简单的补贴方式。最终的结果是不可能确定一个合理的水价,而且大多数供水企业“坐以待毙”/“供水企业要求水价上涨,但政府不能给出明确的成本信息。人们不知道水价上涨的真正原因,真正的成本和盈亏情况,所以有很多抱怨。
对中国的供水系统来说,危险不在于外资的进入,而在于我们监管不力。现在的问题不是供水企业能赚多少利润,甚至企业的财务可持续性都是一个问题,那么巨额利润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强政府的科学监管能力,完善水资源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高效的“保本”。
如果价格不上涨,我相信传统的国有水务部门将无法坐视不管。因为如果政府不给你补贴,它只能通过增加贷款、推迟设备和设施的更新和更换期、靠旧生活来维持运转。最后,要么债务比率过高,导致金融危机,要么你降低服务标准,导致各种供水危机和各种污染事件。水务企业应该有足够的投资来维持优质服务,那么这笔投资从何而来?一是水务公司自身积累的投资,二是政府投资。水务公司的唯一收入是水费收入,可能有广义的工程收入。许多公司现在依靠工程收入来弥补。如果项目收入无法弥补,许多地方会出现“走钢丝”,经营会战战兢兢地维持下去。那么,这一定是一个高风险的操作,事故发生的概率很高,没有良好发展的条件。
是时候重新考虑供水行业的改革了,这涉及到中央政府的发展和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建设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利部门。这些部门需要在供水改革中协调他们的政策。如果不考虑整个改革目标和其他部门的利益和职能,就很难执行个别部门发布的政策。
这个行业,原本说是开放市场的,现在正处于开放市场的中途。企业结构包括国有水务公司、合资企业和纯私营企业。在这种共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监督制度,应该事先考虑清楚。所谓“先计划后行动”是最好的政策。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重建供水行业或水务行业的监管体系。这项任务应该由中央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来承担,现在是他们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标题:张燎评说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问题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757.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长沙再对三家水厂应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