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54%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
本篇文章781字,读完约2分钟
2月9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疾病缠身,不可持续”,这是目前我国许多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水利部部长陈雷近日表示,目前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低。中国54%的耕地缺乏灌溉条件,基本上是“期待收获”。
他说,目前,中国现有的大部分灌区都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修建的,许多灌区工程严重老化失修,排灌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灌区最终渠系工程不完善,损毁严重,灌区萎缩,抗灾能力差,水资源浪费严重,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原因是灌区建设投资严重不足,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形成。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李说,灌溉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生产,灌区建设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75%以上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产于占耕地46%的灌区。中国30万亩以上的433个大型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占中国耕地面积的1/8,约占中国粮食产量的1/4,创造了中国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大中型灌区已成为我国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商品粮、棉花、油料基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
陈雷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最近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巩固农业基础的一项紧迫任务。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将大中型灌区最后一条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水设施建设纳入补助范围。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国家水利部部长会议上了解到,2008年,水利部将完成20至30个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任务,新增节水灌溉工程2000万亩,重点改造中部地区49个大型排水泵站。
标题: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54%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9827.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东亚“韩流”:环保决定未来
下一篇:长三角谋划联动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