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建设部就水管理体制一体化明确表态

建设部就水管理体制一体化明确表态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4-22 13:59:13阅读:

本篇文章3467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水利网编者按:4月29日,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张悦在《中国建设报》上发表署名文章,针对水利部推动的水资源管理“水一体化”(未明确指出)。对城市给排水管理系统明确提出不同意见 作为建设部的官方报纸,《中国建设报》专门发了一份力度很大的编者按,指出“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加强监管,不能简单地认为所谓的统一管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多年来,建设部一直对与水利部在水管理职能方面的长期争议保持低调 张悦文章的发表表明,这场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开的,是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需要城市水务行业各界的高度重视 预计建设部将采取进一步行动,本网站将密切关注 中国水网欢迎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做更深入的专题报道 《中国建设报》文章张悦《中国建设报》编者按: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具体任务之一,必须认真对待。 当前,要在水资源统一配置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社会各界节水、治污和水循环利用 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加强监管。他们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所谓的统一管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要认真总结各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用科学发展观客观分析中国的水问题水是我国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 分析水资源问题,首先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层面上思考,反思水资源的长期管理策略 水资源管理本质上是一个人们干预水的自然循环的过程 几亿年来,水通过蒸发、云的形成、降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形成了一个水生态系统 人类对水资源需求和利用的前提是符合水的自然循环规律,并与水生态相协调 人类对水的自然循环过程的干预,无论它对人类多么有益,都必然会干扰自然系统。如果这种干扰在自然的自我平衡和修复能力范围内,它就能和平共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一旦这种干扰超出了自然系统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能力,它将成为一种破坏,难以维持。 长期以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我们主要着眼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建设大量的截水、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不断扩大农业灌溉面积,增加供水能力 据统计,中国水库库容已达408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灌溉面积居世界主要国家之首,耕地灌溉比例仅次于日本,居世界前列;我国大部分流域的径流利用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达到了60%以上 应该说,在一定时期内,这种以“工程水利”为主要特征、以“大力开源”为主要理念的水资源管理战略,在减少洪涝灾害、增加农业产量、增加城乡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正是这种水资源管理策略使我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大量的水库和河流迅速淤塞,导致抗洪能力下降;自然径流量急剧减少,河流频繁断流,水生态严重恶化;农业灌溉面积虽大,但用水效率低,浪费惊人;工业用水效率也处于较低水平 我们不禁要反思,为什么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数千亿美元的投资,我们仍然承受着洪水、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生态恶化的沉重压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传统思想和策略的指导下,水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开发利用,较少关注节流保护,更多关注经济效益,较少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地方的水资源枯竭、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水资源管理部门指出,解决中国水问题的关键是改变城市水管理体制。似乎只要把城市供水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中国的水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真的是这样吗?简单分析,2004年,中国总供水量达到5545亿立方米,而660个城市的供水量仅为475亿立方米,约占总供水量的8.5% 不难看出,没有理由认为只要城市用水得到“统一管理”,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目前,农业用水约占70%,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尽管国家继续增加投资,但农业用水管理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从管理系统的角度来看,农业用水和水资源管理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一体化” 北京的水问题十分突出,重点是密云水库的入库水量在减少和恶化 事实上,近年来,北京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但城市用水量却没有上升而是下降,这反映了城市节水的有效性 更发人深省的是,北京的降雨量在过去两年中有所增加,2003年和2004年增加了10%以上,但洪水过后,城市无法进入水库 就根本原因而言,存在水生态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城市供水和节水管理系统中的任何错误 中国的水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改变城市供水和排水管理系统来解决 更为重要和紧迫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刻反思和调整水资源管理战略,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同时,要改革水资源管理本身的体制和机制,真正落实水资源管理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第二,水资源管理必须放弃部门利益。就部门职责划分而言,水利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负责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和优化配置,并代表国家行使资源配置权 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将水资源配置的政府职能从行业、部门和项目的利益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政企和政务的基本分离,使水资源管理部门真正成为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而不是自身相关利益的代表 长期以来,按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是“一体化”的 “如果你有‘生活’,你就可以生活,如果你有什么东西,你就可以有一个地方。”这是一些部门领导仍然强调的概念 诚然,数百万下属团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工程利益,但“一体化”模式下的利益驱动必然导致工程投资和建设的非理性扩张,进而导致水资源管理政策和策略的偏差 在越来越多的长距离输水工程中,一些工程规模过大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如山西省万家寨引水工程规模难以达到设计水量 在一些污染治理项目中,大型调水已经演变为重大污染,仅徐州市南水北调东线截流引水工程就超出计划投资数亿元;深圳的污水“大规模拦截”计划将污水量调整了30公里,投资近50亿元 其特点是把“生活”做大,把节水和污水回收放在次要位置 人们也注意到,在城市给排水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下属企业打出了“从水源做起”的口号,这将在几年内占据30%左右的城市供水市场 其中,中国水利投资公司的主要发起人是水利部综合企业局;钱江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是水利部综合开发管理中心 毫无疑问,如果不从管理体制上切断水资源管理与工程利益和市场利益之间的联系,必然会导致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配置之间的偏差,并导致部门权力的受益 第三,充分认识城市给排水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城市供水和节水非常重要,城市用水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首先,城市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供水安全要求极高 根据有关规定,如果超过3万居民的供水连续停止超过24小时,将被定性为重大事故 第二,城市供水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水质安全非常重要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包括101项水质指标 第三,城市节水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节约了高安全性和高价值的水商品 几十年来,我国城市供水行业建立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了相对有效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管理体系 简单地将城市供水管理职能移交给供水资源管理部门可能会造成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不可预测的风险 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泵站和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与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建筑工程和住宅建设密切相关 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协调各种资源要素,按计划合理配置,统一实施 过分强调水的统一性及其与建设管理部门的分离会产生大量新的矛盾,可能导致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混乱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城市供水网络正在向城镇和乡村扩展。城市基础设施的辐射效应和技术管理的优势为改善小城镇居民和农民的饮用水质量提供了条件 从保护人民利益的角度来看,农村供水应该逐步纳入城市供水管理体系,而不是反过来 目前,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建设部正在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的主要性质是一种基于价格机制的商业行为,它通过对水商品的管理、提供服务和获取适当的利润来运用市场经济法律的主要原则 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特许经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和经营 建设部将加快职能转变,从行业直接管理者转变为市场监管者,主要实施建设和运行监管以及水质和服务监管,真正代表公众利益,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

标题:建设部就水管理体制一体化明确表态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53295.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