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年的农村污水处理发展趋势分析
本篇文章3729字,读完约9分钟
当前,随着中国城镇的不断发展,农村建设不容忽视。本文将向您介绍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并从政策、市场、技术和商业模式四个方面介绍未来20年农村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到2035年,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形成2000亿元的市场。
到2035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这将使中国城市人口从2014年的7.5亿增加到近11亿,并将带动一批1000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到2035年,尽管中国农村人口将从2014年的6.2亿减少到4亿,但2000亿市场的三分之二仍将分布在100吨分散式污水处理市场。未来,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仍有很大的市场。
未来20年,生态文明、美丽农村、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村环境发展的主要政策方向。
未来20年,自动化程度高的100吨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与环境相结合的生态技术以及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管理模式将是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未来20年,农村污水处理的商业模式将是“区域捆绑”ppp模式(新建项目)和第三方运营(已建项目)相结合。
1.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问题
截至2014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3.68亿,其中农村人口为6.19亿,占45.2%。该国近一半农村人口产生的污染给环境造成了巨大负担。“十一五”以来,国家逐渐重视农村环境的改善。2008年,国务院召开首届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电视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投入专项资金5亿元。截至2015年底,国务院共投入专项资金275亿元,在23个省(区、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支持7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作为中央资金支持的重点工程,在各地发展迅速。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06年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1%,2010年为6%,2014年上升至9.98%(图1)。2014年,全国有3821个城镇处理生活污水,占21.7%,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345万吨/日。其中,浙江、上海、江苏、山东、重庆和北京分别占97.1%、92.2%、82.8%、57%、51.9%和37.2%,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图2)。
然而,随着农村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和设施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北京,前一段时间,公众舆论普遍认为“有建设的钱,没有运行的钱”,“不能建,不能用”,“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水质,不计规模地实施mbr”,“高价格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
据调查,由于一系列政策缺陷,如现行体制、监管、资金、运行机制、优惠政策等。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的发展存在一些瓶颈,如设施和管网的投资和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不安全,导致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管理困难、专业操作管理人员缺乏、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导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
2.农村污水处理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据估计,到2035年,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将形成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那么,2035年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笔者将从政策、市场、技术和商业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政策
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从2005年到2008年,国家开始逐渐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希望通过政策的制定来引导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发布了五项政策措施。2008-2015年是以政策讨论、资金支持和示范建设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2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国连片改善农村环境示范”及相关政策支持。2015年以后,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政策和机制完善,大力推进,区域服务全面。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2016-2020年农村环境治理的明确目标,即“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对农村污水处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同时,《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美丽农村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力度。”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2015年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场会上也指出:“当前和今后农村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以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为根本目标,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的问题。突出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促进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环境与污水处理的关键词是“美丽农村”、“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农村污水处理与“生态文明”和“美丽农村”相结合将是未来政策发展的道路。
2.市场
市场空客房秤
2015年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曾提出“到2020年,建成13万个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也就是说,到2020年,将全面改善20万个农村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率按行政村比例计算可达到29%。与此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提出,“到2020年,30%的农村人口将获得相对完善的公共排水服务,中国重点保护区乡镇的污水污染将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从2010年起,要在中国90%的乡镇建立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及服务体系,需要大约30年的时间。”可以看出,按计划,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在2040年左右基本达到饱和。
在“清华大学工程博士峰会论坛暨清华大学环境研究所-桑德集团农村污水处理国际研讨会”上,桑德集团董事长温一波提出,2020年中国农村污水处理产值将达到844亿元,处理率将达到30%。到2035年,产值将达到1305亿元,治疗率将达到58%。然而,根据水量×吨水的投资成本,笔者得出空农村污水处理房的市场约为3000亿元。据规划计算,到2035年,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而空房市场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
市场结构
近年来,关于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争论经常出现:污水集中处理还是污水分散处理应该是主要方法。到2035年,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达到2000亿元。市场结构如何?我们不妨考虑一下影响因素。城镇化率是影响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化的重要因素。未来,城市化率越高,人口越集中,应采用集中污水处理方式,而应采用分散污水处理方式。
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22%,然后以年均1.325%的速度增长。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人口达到7.5亿。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一宁曾在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上表示,到204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5%;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波在会上也指出,“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70%还是可信的。”同时,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可能达不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是70%,还是高达80%,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基本结束,也就是说城市化进程可以在2036年基本完成。”
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率将达到70%以上,然后以非常慢的速度发展或停止。据估计,到203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从2014年的7.5亿增加到近11亿,农村人口将从6.2亿减少到4亿(图2)。就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而言,城市化必将带动一批1000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80%左右,分散式污水处理服务了全国约25%的人口,被视为永久性设施建设,与城市排水系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013年,日本的城市化率达到90%以上,全国污水处理普及率达到88.9%,其中76.98%的下水道、8.88%的净化池和2.82%的农业村排水设施。可以看出,分散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上覆盖了发达国家的所有农村地区和人口。
结合以上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分析,可以预测,到2035年,约三分之一的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分布在1000吨规模的集中污水处理市场,三分之二将分布在100吨规模的分散污水处理市场。未来,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仍将有很大的市场。
3.技术
基于以上分析,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将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结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的100吨级综合处理设备将成为主要技术趋势。如日本的净化罐、桑德的智能系统和嘉靖的dsp低能耗分散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同时,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下,具有智能传感能力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污水处理站及设施的管理也将是技术发展的方向。此外,美丽农村和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农村污水处理,生态技术与环境的结合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商业模式
基于农村污水处理站分散、管理困难、无法在乡镇运营的特点,未来农村污水处理的商业模式必然会采用新项目“区域捆绑”的ppp模式和现有项目第三方运营的专业化运营模式。通过ppp模式和第三方运营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环境服务提供商的技术和服务优势,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研究发现,目前已进入农村环境治理的桑德环境、碧水园、郭忠水务等环保企业,近年来都采用了以区县为单位的bot模式。
标题:面向2035年的农村污水处理发展趋势分析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557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当农村环境遭遇治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