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取代新能源成资本市场“新宠”
本篇文章1827字,读完约5分钟
近年来,雾霾、垃圾围城、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等节能环保领域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新宠”。在“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上,商界人士和投资者也认为节能环保产业将取代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环境领域的投资热点。
国家政策红利,民间资本帮助,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强大推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后,将环保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意志的高度。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冯亮24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透露,《关于进一步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有望在近期出台。他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一行业的投资,以有效地推动行业的发展。
除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外,民间资本的参与也将推动节能环保向市场化和工业化方向发展。在本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节能环保应成为拉动经济、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环保将成为未来10年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产业。会议呼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这需要政策支持和创新机制,以鼓励和引导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新能源遇冷优于节能环保
事实上,社会资本一直有进入节能环保产业的强烈愿望,而这个产业也需要资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之前,许多嗅觉敏锐的企业和投资者已经对节能环保产业持乐观态度,并在加大相关领域的布局。在6月28日举行的“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的“技术与资本、视角与对话”会议上,ggv capital的合伙人于表示,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重点逐渐转移到环境保护领域。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力绘也认为,节能环保已经取代新能源,成为环保产业突出的核心和焦点。
张力绘表示,几年前,环保产业正在制造新能源,但新能源在中国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发。与新能源相比,现阶段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更适合中国国情。他指出,中国能源利用率仍然较低,2010年中日gdp总量基本持平,但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是日本的5倍。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投资和出口。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环保产业。
于同意上述观点。他从投资者的角度预测了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认为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重点将逐步从新能源转向环保。根据他的分析,国家政策非常支持环保产业。三年投资5万亿元,加上地方投资和地方债务,每个领域都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而且很多领域的商业模式都比较成熟。他预测,未来环保行业将会有更多的并购,但在此之前,该行业将会出现一个转折点。
资本竞相进入“万亿蛋糕”进行分割
在政策红利下,节能环保投资比重上升。根据中国投资集团的数据,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清洁技术行业披露的四个融资案例均集中在污染监测与治理行业,即联合环境、中水、科盛环保技术和华山环保,均为污水处理相关企业。根据零点二宝研究中心的数据,2012年清洁技术行业共发生了131起投资事件,总金额为10.17亿美元。其中,环保产业投资案例61起,总投资5.26亿美元,占全行业的1/2以上。据保守估计,“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5%,2015年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过8亿美元。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加速形成支柱产业。面对如此“万亿蛋糕”,资本必然会进入,给行业注入更多活力。而且,只有向市场注入资金,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企业才有机会做大做强,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理性提醒避免成为第二大光伏产业
投资者在乐观的同时,也表达了理性提醒,希望节能环保不会成为第二大光伏太阳能产业。于提到,在能源领域的发展中,他看到了太多的热对冷,这是典型的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在政策的刺激下,建立了大量的项目,导致了许多后续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促使中国建立了一批以大型风机和多晶硅面板为主要产品的新能源产品制造商。加上欧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其他外部因素,新能源产业表现良好。然而,随着ipo停牌,企业上市受阻,欧盟挥舞“双反对”大棒,新能源行业过度依赖财政补贴、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投资环境变得紧急,从资本追逐的“宠儿”变成了一段时间的“弃儿”,去年许多新能源企业无法维持。俞说,行业发展中最大的忌讳就是大热大悲。他希望环境保护的发展不会经历类似的过程,成为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在这一点上,新能源可以作为一个警告。
标题:节能环保取代新能源成资本市场“新宠”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0647.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镉污染事件暴露出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