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威立雅回应水务收购案:外资助推水价上涨不可理喻

威立雅回应水务收购案:外资助推水价上涨不可理喻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3-14 21:22:50阅读:

本篇文章3123字,读完约8分钟

“至于溢价,我们应该知道这是政府的招标行为,而我们只是参与了招标。整个招标过程是由天津、上海、深圳等地政府组织的,别忘了,兰州是被提及最多的城市。不能说这么多城市的政府不理解,是吗?这似乎是对他们的侮辱。”威立雅环境集团亚洲区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若热·莫拉(Jorge mora)有点“生气”。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位身材魁梧的前世界冠军、曾两次获得奥运会摔跤金牌的首席执行官似乎已经准备好捍卫威立雅,甚至公共事业市场的开放政策。

威立雅水务是该集团的四大商业实体之一,此前被指控在中国国内水价上涨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坚持用法语接受采访的穆桥石(事实上,他是西班牙裔)充分展示了语言的机器优势。他所辩护的是以兰州模式为代表的威立雅水溢价收购。

驳斥

在穆桥石看来,外资推高水价的说法是“不合理的”。“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外资水务企业仅占中国水务市场份额的4%。这只股票会如何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上涨?威立雅在外资水务企业4%的市场份额中约占1%。即使你后退100步,1%会影响100%的水市场价格上涨吗?”

他还表示,从法律框架的角度来看,中国明确规定,私人资本和外资只能是水合资企业的少数股东,不能持有超过50%的股份。因此,“从具体的项目和项目来看,我们怎么会有这种能力呢?掌握价格?”

当然,穆桥石并没有忽视这个解释。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水价上涨必须在政府的监督下经过一系列程序,由政府做出最终决定。“这不是企业想要的,这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据威立雅水务内部人士透露,是兰州调水工程导致该公司“自焚”。“过去,生活用水项目的转让一般包括存量转让和增量转让。顾名思义,前者并不发行新股,而是直接转让原有股权,而后者则通过发行新股,彻底重组了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

这位人士认为,在理想状态下,增量转让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因为项目转让的对价将直接成为项目公司的自有资金。但矛盾的是,“当地方政府转移水资源项目时,它们通常会为其他公共建设提供资金,而且它们需要收回成本,而增量转移将锁定项目公司的所有资金,而政府无法使用这些资金。”因此,股权转让成为中国的主流。然而,这意味着,如果考虑到项目的净资产估值,在政府合法获得其现金收入后,“合资项目公司仍然很穷”。

“溢价收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获得资金,项目公司仍有资金支出,因为额外的溢价可以转化和扩大。”消息来源称。

对此,穆桥石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奇怪的是,有人指责我们对资产进行合理的估价。更大一点说,水资源属于所有人。如果我们为资产支付了正确的价格,我们就会受到质疑。这正常吗?价格一定要很低才能让每个人都放心吗?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模式不是短期的两三年,而是三、五十年的长期运作。在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我们用数百年的经验来判断和认为这是值得的。”

倒填日期

1994年,穆桥石成为威立雅环境在中国的第一人。

“我来的时候,中国有12亿人口,而我是一支军队。谈到这个项目,如果我能向中方灌输一些想法,那将是对我的恭维。”他说,当时中国政府实际上知道所谓的ppp,即公私合作模式,但它简称为bot(建设-运营-移交的英文缩写,实际上只是实现ppp的一种方式)。

威立雅环境当时的进入心态是:“如果我们不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将来可能会面临无法继续生存的风险。”穆桥石本人最初计划发展能源和运输业务,“以能源为重点”。

“中国的水市场直到2002年才开放。那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应中国的发展潮流。”除了怀旧之外,他还没有忘记表达他对英语单词“游说”的厌恶。“游说”一词来自美国,其词源来自国会大厅,意思是在国会大厅与美国国会议员交流,通过影响他们的立场来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现在它意味着利用杠杆进行公共关系,以获得更好的权益。他认为,“中国政府的特点决定了使用这个词是对中国政府的侮辱。”

一个刚刚进入中国的外国人如何影响一个已经对ppp有着深刻理解的中国政府?穆桥石问道。

“我能带来的只有专业服务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愿景和对中国政府的信心。毕竟,我们刚进来的时候并不了解中国的水市场,也不知道水价会涨多高。我们怎么能一来就想操纵水价呢?”

他承认:“坦率地说,我不喜欢溢价收购模式。因为我们的主要业务不是银行和金融合作伙伴,我们不想进行资本沉淀。我们认为资产应该归政府所有。我们在水处理方面有100多年的经验,只负责专业的操作和管理;我们的专长在于水的生产、分配和客户服务。所谓的法国模式实际上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由地方政府所有,在当地管理,运营和维护权以某种方式授予专业公司。”

他特别强调,就企业本身而言,威立雅水务不适合评论中国地方政府调水模式的利弊。“我们不应该制定模式或宣扬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模式或它们的商业模式。我们的责任是在政府推出相应的模式和操作规则后进行调整。”

“此外,当地政府已经选择了拍卖转让公用事业项目。没有上级的同意,这不可能吗?”谈话又急转直下。

自1985年以来,这位敏锐的专家一直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职位——总裁特别顾问,为威立雅集团的历任总裁提供建议和意见。

预期

自2007年天津调水工程以来,我国还没有新的高地价调水工程。2008年的经济危机能否证明,在高溢价转移模式背后,存在由过度流动性驱动的非理性乐观情绪?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穆桥石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个曲线图。“经济学家总是非常复杂,在餐桌上说话要简单得多。当项目开始运营时,由于投资支出较大,现金流为负,逐渐变为正收益,需要等待摊销完成。”他画了一条曲线,开始向下,跌破参考直线(0级),然后慢慢向上,回到0级以上。

然而,一旦在道路中间进行额外投资,曲线将再次变得丑陋并向下转弯。

“因此,项目不能只看开头——你要把头发拔掉,而要看整个合同的生命周期。”他说当他30岁的时候,他负责一个20年的项目。当时,他的同事质疑这个项目,但他很有信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65岁了,这个项目的成功证明了我的判断。”

因此,虽然兰州项目仍处于特许经营合同的初期运营阶段,但穆桥石认为,该项目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你问我,我会给这个项目AAA+-穆迪的最高信用评级。”说到严肃,他开玩笑说。

笑声过后,他的表情又恢复了严肃:“我想说的是,在2007年,它刚刚进入了一个引进很多项目的阶段,所有的事情都有高潮和低谷。”在过去的两年里,他面临着金融危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这很正常。我可以肯定地说,未来将会有一个地方政府招标模式。当然,也可以转让、出租或委托。”

他还强调,自2007年以来只有一年半的时间,现在断定溢价模式会消失或失败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水利行业的项目通常需要20-30年。“至于之前的溢价,是否存在资本过度泛滥的因素?我不这么认为。这要么是威立雅自己的资金,要么是合作伙伴的资金。我们不会乱花。"

业内人士担心,关于高溢价转让的争议将使事情失控。不过,穆桥石表示乐观。“除了中国,我还负责北美、亚洲、非洲和中东。因此,我知道在世界各地新旧模式之间都有对抗。关键是打破某种平衡后能否达到新的平衡。”

然而,穆桥石对缩短特许经营合同时间的建议持谨慎态度。他认为这取决于合同的性质。如果涉及资产转让,为了稳定资产价格,就必须是长期的,因为水资源的投资是可观的,但为了照顾民生,水价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这是一个纯粹的运营项目,周期可以更短,但必须为企业的绩效周期预留,这太短了,不合适。

至于披露水利工程全部成本的建议,他认为必须按照当地有关规定进行,不能非常规。“任何企业都有商业秘密。如果你想披露账目,无论是国有水务企业还是外资或民营水务企业,都应该一视同仁。”

标题:威立雅回应水务收购案:外资助推水价上涨不可理喻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72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