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投资将是污水处理行业的第三次机遇
本篇文章1911字,读完约5分钟
今天(22日),全国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高层研讨会(即排水协会年会)在广西桂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十一五”节能减排为背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节能减排的研究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了学术(技术)交流和讨论,议题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和升级以减少排放、工程实例、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再生水再利用和不断提高减少污染物的能力。30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强致开幕词,强调“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要降低10%,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桂林市委黄俊华、中国城市水务协会会长李振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张悦、西门子公司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以下是一些发言者在今天会议上的重要观点的摘要。
张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今年以来,建设部城建司建立了污水处理动态系统,每季度报告在建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进展情况,每月报告污水处理厂运行时的处理能力、处理率、出水污染物浓度、污泥产量等指标。截至昨日,已建成1442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超过8500万吨/日。1-9月,化学需氧量总量减少500多万吨,污水处理能力接近190亿吨。预计2008年污水处理能力将超过240亿吨,化学需氧量将减少650万吨。目前,减排已经上升到政治和政治成就的层面。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央政府将在污水处理行业投资900多亿元。今年,预计2800-3000亿元将分配给污水处理行业,加上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财政。现在这是污水处理行业历史上的第三次机会。第一次,89风暴后,外贸处于低谷期,这给了污水发展机会,建了60 ~ 70个污水处理厂,为中国污水处理设计和设备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国债基金大规模支持污水处理厂。然而,中央政府的支持对污水处理行业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问题的一面。例如,为了赢得资金支持,盲目设计大于实际需求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造成投资浪费和管网严重不匹配;减排应与节能相结合,污水处理中不应添加甲醇以增加碳源,完成减排任务。
聂梅生(中国城市水务协会副会长、科委主任):美国未来金融资本透支导致国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中国未来环境资本透支导致环境危机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是两大全球性危机,它们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但如果这两大危机得到对冲,经济危机可能会得到缓解。目前,绿色交易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碳交易、水权交易和绿色环保新技术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甚至炒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继今天的石油货币取代黄金货币之后,碳货币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金融资本最受欢迎的货币。中国即将征收的燃油税标志着中国碳货币的开始。污水处理行业应重视碳指标。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改造将使污水处理规模增加3500万立方米/天,而原有污水处理厂将升级2000万立方米/天。按照目前1亿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总量,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41.2万吨,相当于260.3万辆新车。
张(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氨氮是污水处理中去除硝酸盐氮的前提。提出了统一的动力学理论、动力学负荷理论和回流污泥浓度优化理论。通过实现生物滴滤技术、营养理论和高浓度污泥捕捉和追逐气泡理论,提高了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和聚磷细菌的比例,突破了传统活性污泥法
的缓慢硝化和去除,通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数学模拟,不仅可以细化单元规模、运行方式, 优化流程,分析各结构的现有流程,但更重要的是,在小规模实验中实现因财力和时间限制而被搁置的想象,这是优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经济辅助手段。
彭永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污泥膨胀的新方法,即利用微膨胀也可以降低能耗。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和重庆周平污水处理厂曝气设备故障后发现,当污泥因低溶解氧(0.3 ~ 0.85毫克/升)而轻微膨胀(SVI: 200 ~ 250毫克/升)时,出水水质得到改善。低溶解氧对氨氮和浊度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但对cod没有影响,总氮甚至显得很高。
各公司代表还介绍了各自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如西门子水处理公司的bnr高效脱氮除磷工艺、德力曼的生物滤池、派克环保公司的活性砂过滤技术、特洁安公司的水处理紫外线消毒设备、德安集团的D型过滤器、天津公司的膜技术、陶氏化学的反渗透技术、ge公司的泽能膜技术等。 宜兴华东琥珀公司的huber不锈钢旋转微滤机和上海乐清公司的纤维束滤料
会议发言人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在会场引起阵阵掌声。 大会将于明日继续邀请研究院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就污水处理行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发表演讲(中国水网现场报道)。
标题:3000亿投资将是污水处理行业的第三次机遇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855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