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2016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

2016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09-21 20:21:19阅读:

本篇文章3662字,读完约9分钟

污泥通常是污水处理厂水净化的产物。一般来说,污泥会在供水厂、污水处理厂、水疏浚和沟渠中产生,但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巨大,对环境有害。因此,污泥处理和处置通常被称为“城市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不同来源的污泥

目前,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通过微生物代谢和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其实质是将污泥中存在的可溶性污染物转化为不溶性固体,将污染物与水分离。因此,污泥的组成和性质主要取决于污水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生活污水,其理化性质相似,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成分和性质差别不大。至于工业废水,不同行业和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产生的污水成分差别很大,处理这些污水产生的污泥成分也明显不同。污泥成分复杂,但可分为固相和流动相,其中固相包括有机相和无机相,流动相包括水和水溶性成分。

污泥成分

2015年9月,财政部公布了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共206个项目,总投资6589亿元,环保项目94个,总投资1484亿元,约占46%。2015年12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公私伙伴关系促进项目名单,总投资2.26万亿元,环保项目484个,约占总数的33%。有许多环保项目,这显示了国家改善环境的决心。随着政策的不断引导和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利润率的逐步稳定,大量资本将参与污泥处理处置行业。

财政部Ppp示范项目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私伙伴关系促进项目

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上游企业主要是污水处理企业。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下游产业有化肥行业、建材行业和垃圾填埋行业。

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产业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2014年,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达到716.2亿吨,同比增长2.99%。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5.3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10.3亿吨。2014年,中国十大省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四川、湖南、河北、湖北和安徽,废水排放总量为438.7亿吨,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61.25%。

中国污水排放的变化

污水排放量最多的十大省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城市共有1,808家污水处理厂,比上年增加72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308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1%。城市年污水处理量为401.7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0.18%。截至2014年底,全国县城有污水处理厂1554座,比上年增加50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88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县城年污水处理总量74.3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82.11%。总的来说,城市污水处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处理率

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处理率

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的数量正在增加。据环境保护部统计,2014年中国城市污泥产量为2801.47万吨,同比增长11.57%,2008年至2014年平均增长11.57%。2014年,污泥产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是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北、河南、上海、北京、辽宁和安徽,总污泥产量为1964.44万吨,占70.12%。城市污泥量最大的三个省是浙江、江苏和广东,分别为359.06万吨、295.29万吨和268.29万吨。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的现象,导致我国污水处理发展迅速,污泥处理停滞,污泥处理处置差距巨大。

中国城市污泥产量

2014年城市污泥量最多的十大省份

截至2014年底,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仅为56%,主要处置方式为卫生填埋、焚烧、制肥和建材制造。大约三分之一的剩余污泥是通过“临时手段”处理的,剩余污泥的去向不明。

据统计,污水中约30~50%的化学需氧量、30~45%的氮和90%的磷被转移到污泥中。如果污泥得不到及时处理,污水处理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作。未经合法途径处理和处置的污泥排入环境后是有害的。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以远程方式倾倒污泥的事件,对自然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合理处理和处置污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将逐步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一些非法倾倒污泥

目前,美国污泥的主要处置方法是循环利用,而污泥填埋的比例正在逐渐降低,美国许多地区甚至禁止了污泥的就地填埋。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美国16,000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干重)中约有60%经过好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成生物固体,可用作农田肥料,其年产量为710万吨。此外,17%被掩埋,20%被焚烧,3%用于矿山恢复。

美国各种污泥处置方法的比例

根据欧盟的统计,1997年,欧洲产生的污泥有37%用于农业,41%用于垃圾填埋。由于污泥对土壤-植物系统、地表水系统和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污泥的土地利用率一度下降。污泥填埋侵占土地,产生的气体和渗滤液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因此污泥填埋逐渐被废弃。

据欧盟统计,由于政策导向和人们对污泥填埋和农业利用的关注,污泥处置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97年到2003年,填埋的比例从41%下降到7%,用于农业的污泥比例从37%下降到25%,焚烧从11%上升到36%。在2003年的数据中仍然发现10%的污泥用于建筑业。近年来,随着污泥中有害物质的逐渐减少,一些欧洲国家再次重视土地利用。例如,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土地使用比例分别达到40%、60%和60%。

1997年欧洲和2003年欧洲污泥处置方法的比例

日本污水污泥的处理方法占了日本污水污泥的最终处置

起初,日本的污泥处置主要是填埋。在资源利用方面,最初的途径是农田利用和绿地利用,一小部分被用作建筑材料。自1996年以来,污泥焚烧后的残渣一直被用作水泥原料,其比例一直在增加,而填埋的比例逐渐下降。除水泥原料外,污泥焚烧灰还用于制造其他建筑材料,包括断锁砖、轻质骨材料、填埋覆土、透水砖等。

据统计,2011年,焚烧处理占日本污泥处理的66.9%,焚烧灰用于填埋、建筑材料利用和土地利用。在污泥的最终处置中,建筑材料利用(包括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所占比重最大,占37.4%,其次是填埋处置(主要是污泥焚烧灰渣),占30.9%。由于日本土地稀缺,污泥填埋仍然占用土地。

从我国城市污泥处置方式的总体情况分析,填埋仍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中国环境年鉴》的数据显示,城市污泥几乎完全无害化处置,这与实际污泥污染事件相矛盾。我们认为,由于污泥数据难以统计,《中国环境年鉴》的统计数据可能有所遗漏。我们可以参考这些数据来判断中国污泥处置方法的总体情况。据统计,2013年,填埋处置占污泥总量的47.9%,其次是焚烧处置占22.8%,土地利用占17.7%。根据e20环境平台的统计,我国污泥填埋处置的比例为65.16%。

尽管统计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但《中国环境年鉴》和《e20环境平台》的数据显示,填埋仍是中国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其他污泥处置方式的比重有待提高。

中国各种污泥处置方式的比例

我国污泥处理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专门从事污泥处理处置的企业少,规模小,没有长期亏损的企业。根据e20环境平台的统计结果,截至2015年10月,各企业运营的bot、boo、dbo和投资运营项目的处理规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无锡国联、浙江环星和北港水务,市场份额分别为1.41%、1.32%和1.01%。

目前,污泥处理和处置行业高度分散。随着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将迎来一个停滞不前的时期。拥有核心技术和雄厚资本实力的企业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行业龙头企业将出现,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015年10月企业投资运营项目加工处置能力及市场份额

中国污泥处理行业的企业类型

考虑到污泥产量数据的统计难度,以及近年来污泥走私事件频发,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数据可能会被省略。考虑到污水处理量直接决定污泥产量,计算实际污泥产量。

根据行业经验,10,000吨生活污水产生约5-8吨污泥(含水量80%),10-30吨工业污水产生约10,000吨污泥(含水量80%),因此2014年产生的污水将得到处理,预计污泥产量约为7,500万吨。考虑到未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变化,预计2016年至2020年中国将排放约4000亿吨污水。

其中,生活污水3100亿吨,工业废水900亿吨。假设1万吨生活污水产生6.5吨污泥,1万吨工业废水产生20吨污泥,处理这些污水将产生约4亿吨污泥。

根据表34中的成本数据,假设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利润率为10%,我们假设2016-2020年所有污泥的土地利用、焚烧级建筑材料利用和填埋比例分别为35%、45%和20%,每吨投资成本分别为35万元、55万元和18万元,每吨运营成本分别为170元、280元和110元

污泥处理和处置成本



“2016年至2020年,污泥处理处置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这就是4亿吨污泥的运营和投资市场规模吗?请询问如何计算。

标题:2016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市场规模预测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5152.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