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开启重大变革

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开启重大变革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0-11-13 19:00:51阅读:

本篇文章2486字,读完约6分钟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江西省新余市尝到了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带来的甜头。新余市环保局副局长李群清楚地记得,就在两年前,他还在担心郁秀关超林场某铅锌矿的尾矿处理问题。大片暴露在外的棕黄色土壤和黄褐色的水,像一个巨大的伤疤,引人注目。大量被雨水冲刷的重金属也严重威胁着孔目河饮用水源的安全。治理,没有这种资本和技术力量;拿走它,如果它花费数千万元,它将创造新的污染。该怎么办?

永清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为这个废弃铅锌矿的处理带来了曙光。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晓东向《经济日报》表示,试点工作开始后,永清环保采用专业处理技术,用化学物质固化可能进入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物,然后用80厘米厚的土壤覆盖炉渣,并种植松树和柏树。经过一两年的治理,这个多年来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据估计,这个耗资数千万元的环境治理项目实际成本将低于300万元。”李群表示:“政府花钱购买服务,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效率。”目前,新余启动的七个试点项目中有三个已经完成。通过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的方式,整个城市的环境治理成本降低了约15%至20%。

“与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模式相比,第三方治理的优势显而易见。”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说。这体现在实施第三方治理,将污染治理工作分散到各个企业,由第三方经营,实现治理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同时,污染控制的责任转移并集中到第三方,减少了监管对象,大大降低了监管部门的执法成本。但是,第三方治理公司已经从简单的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扩展到投资和运营服务,这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极大地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诚然,第三方治理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治理模式。然而,数据显示,工业污染控制设施的市场化运作比例很低,只有约5%,远远低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市场化运作比例高达约50%。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问:为什么这种双赢的污染控制模式进展缓慢?

原因是第三方治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克服许多障碍。

首先,如何界定第三方和排污公司的责任。“过去,企业排放污染物超标,责任明确。引入第三方企业后,污水处理企业会认为污染控制已移交给第三方,第三方应对达不到标准负责。污染控制方会认为排放不符合标准,因为污染者没有按照合同排放污水,这使得污染难以处理。”湖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污染监督司司长刘帅说。

除了相互推诿之外,还有相互勾结。在实践中,一些环境服务第三方组织往往成为污水处理企业非法排污的帮凶,与污水处理单位恶意串通提供虚假环境评价资料、伪造或篡改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例如,一些第三方机构帮助企业移动烟囱上的监测点,或改变在线监测的程序设置,使废气排放达标。

刘帅解释说,在现有的法律条件下,排污企业仍然是法律责任的主体。一旦污染物排放达不到标准,即使排污企业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他们仍然要承担非法排污的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污水处理企业面临更大的法律风险,这大大降低了他们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积极性。

许多第三方企业除了责任不清之外,还害怕计划变更带来的投资和运营风险。桑德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志明具有多年的投资和运营经验,深知第三方治理存在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如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往往是在吸引投资的同时建设的。因此,在后期,入园企业更有可能与原园区的产业定位不一致。因此,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和数量更加复杂,对原有处理系统的影响更大。“第三方企业要处理的污染物更加复杂,处理成本无疑会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如果没有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企业就会陷入亏损状态。”董志明说道。

此外,支付担保、纳税、专业处理能力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第三方治理的顺利进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商会秘书长罗建华表示,如果排污企业自己控制污染,他们的控制成本可以不纳税地计入生产成本。但是,如果委托第三方投资建设或经营管理,污水处理企业将向第三方支付污染控制服务费,环境服务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将不得不承担各种税收负担。“这无疑增加了整个社会的污染控制成本,不利于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实施。”

总之,接受采访的专家和管理人员都表示,第三方污染控制是尽快扭转中国环境持续恶化的有效途径,最好尽快寻求突破,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控制污染。现在,国家《意见》的颁布是否意味着工业污染控制市场化的大门已经打开?

董志明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第三方治理已经被谈论了很多年,但它并没有一直运行良好。其根源在于监管不严和处罚不力。如果监管到位,处罚足够严厉,企业就不能盗窃或闲置环保设施,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的市场就会上升。否则,这个市场就无法发展。”

惩罚措施缺乏威慑力也影响了污水处理公司购买第三方处理服务的积极性。“在许多情况下,非法成本远远低于增加一套污染控制设备和维持一个完整的污染控制过程的成本。”蓝虹说,第三方治理的成本优势只能建立在守法的环境中。当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时,第三方治理的低成本将失去其优势和吸引力,难以形成市场和成长。

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如果环境保护部门不纠正企业的违法行为,企业负责人将被行政拘留。此外,如果违法行为造成重大损失或人身伤害,将追究企业负责人的刑事责任。从简单的财产处罚到财产和人身双重处罚,从一般处罚到日常处罚,企业的违法成本一直在增加。

此外,“要推进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必须明确我们的责任,以避免相关企业的后顾之忧。”蓝虹说。目前,法规要求排污企业承担污染控制的主要责任,第三方处理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企业的委托要求,承担约定的污染控制责任。在这方面,蓝虹认为污染控制的主要责任应该由第三方而不是排污公司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它不仅能使更多的排污公司把污染控制交给第三方,而且还能帮助第三方企业变得更大更强。同时,它也将激励第三方监督排污公司的行为,真正成为污染者。付钱。”

蓝虹说:“只有解决了激励和责任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他问题的解决才能有基础。”


标题: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开启重大变革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25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