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获批 谋增量仍须添力量
本篇文章1095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河北曹妃甸日产百万吨海水淡化项目获批。该项目年供水量超过3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目前年用水量的10%左右。淡化水符合最新的自来水质量标准,预计将于2019年投入生产,并向北京供水。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的沿海地区。为了缓解淡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许多沿海省市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旨在为城市建立“第二水源”。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稳定的水资源增量技术,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水危机的重要途径和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海水淡化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中国已完成103个海水淡化项目,项目总规模从2003年的每天不到3万吨增加到每天90万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和《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今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每天220多万立方米。
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化仍面临许多困难。例如,成本很高,海水淡化的成本一般高于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在现行的水价体系下,它与自来水价格没有竞争力;另一个例子是技术差距。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单机规模和项目规模远远落后于世界,国内产品在高端膜市场的份额较低;还有污染的风险。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海里,会对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封闭海域造成危害。
为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努力将达标淡化海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加强政策支持,优化用水结构。加大对海水淡化的财税支持,拓宽海水利用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稳定可靠的海水淡化投资保障体系。城市海水淡化设施和运行应当享受国家建设公益性水利工程的优惠政策,允许淡化水优先进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并对淡化水与自来水的差额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二是加强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增强自主创新和支撑能力,拓展应用领域。鼓励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和产业化,通过重大科技项目提升装备制造和配套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海水淡化的应用领域,如开发移动式车载、船用和便携式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装置,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在水污染和应急供水中的应用。
三是将淡化水纳入国家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树立资源综合利用理念,早日形成合理统一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火电、石油石化、化工、冶金等高耗水企业向沿海地区部署,推进电水联产。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商的结合,使各种分散的资源和能力合力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期待海水淡化行业新的光明前景!
标题: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获批 谋增量仍须添力量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37261.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以环保名义“逼宫”有何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