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资讯网”是一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类网站 致力于中国中小领域的网络技术服务网站,是以资讯为基础,商务为平台,金融为支撑,企业信息化服务为核心的企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展会 > 北京市“九大体系”打造“三大水务”

北京市“九大体系”打造“三大水务”

来源:名企资讯网作者:鄂工繁更新时间:2021-03-14 11:48:30阅读:

本篇文章4386字,读完约11分钟

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为标准,北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北京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按照建设“三个北京”的新要求,北京水务工作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北京实际和水资源条件,不断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务工作的新要求,继续坚持依法治水,完善涉水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水务服务和管理社会的功能;继续发挥制度优势,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水务精细化管理,提高水务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不久前,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景程。

景程主任首先介绍了今后一个时期北京水务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他说,北京水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以循环水务理念,建设“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水安全保障。

他说:“建设民生水务,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水务工作的目标。水具有广泛的社会福利,因此有必要将满足人们对水事务的基本需求作为水事务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要承担的是保证城市的水源、供水、水环境和汛期的安全;同时,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使水科学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科技水务建设是指坚持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以自主创新为先导,提高水务整体科学发展实力,确保水务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水源保护、污水再生利用、河湖水环境改善、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科技研究;同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生态水务建设是指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注重水的生态服务价值,改善水的生态环境。要妥善协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提高水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全面防治污染,提高拦截和控制污染的能力,改善和保障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相适应的水环境;做好北运河、永定河、潮白河等重要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使这些河流成为北京的重要生态屏障;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保护和补充地下水,并偿还水资源债务。”。

“三大水务”建设是水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也是为水务科学发展服务,确保“人文、科技、绿色北京”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民生水务”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宗旨,“科技水务”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生态水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景程主任随后详细介绍了“九大体系”建设和“三大水务”的实现情况。九大体系是:水源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水循环体系建设、宜居城市水生态景观体系建设、节水型社会体系建设、安全防洪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干部科学管理体系建设。

景程强调,根据上述发展思路,未来几年北京水务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水资源方面,要按照“立足自身、深挖潜、争取外援、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水源安全。继续推进生态保护开发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管理,规划在三年内建设135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760平方公里;在供水方面,要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如南干渠、郭公庄水厂等,并开展自备井水源置换、北京调水适应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实施农村一户一表及管网节水改造,做好农民安全饮用水设施管理,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在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方面,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需要3年时间,出水水质达到4类地表水水质标准。中水配水系统得到改善,中水量从目前的6亿立方米增加到8亿至10亿立方米,为北京实现“一水三用”用水模式奠定了基础。同时,要继续解决城乡结合部的污水处理问题,完善东南郊区的水网建设,推进郊区污水资源化进程;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强跨区域河流污染治理合作,以单元化治理理念推进北运河流域水质改善五年规划。到2015年,北运河出口处的化学需氧量将从70毫克上升和下降到40毫克。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北京西部生态屏障、服务滨水经济、全面提升西南五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以“绿色北京、生态行动”为主题,五年内将永定河建成“有水之河、生态之河、安全之河”,成为城市西部绿色生态走廊,为“人文、科技、绿色北京”建设提供支撑;在节水方面,我们将继续坚持“三个要求”的原则,按照“保障生活用水、减少生产用水、适度增加生态用水”的原则配置水资源,推进节水工作从节约用水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转变,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适应北京水资源特点的节水型社会体系。有必要重新评估和核实用水户的用水定额,进一步降低用水定额,加强对大用水户的监管。社会单位继续实行超额累进加价,限制工业用水过度增长,大力发展再生水替代;在安全汛期方面,危险水闸、堤防等危险水工建筑物已基本消除和加固。完善三级防汛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城市排水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城市积水点和危旧房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对水库等重点水利设施和河道堤防的管理,规范协调联动机制,确保汛期安全;在科技支撑方面,开展水资源保护、优化配置、生态服务价值、多水源条件下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等重点领域的科技研究,完成“北京市再生水水质利用与水环境修复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北运河水系中游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0个北京市国家水专项工程,提高科技对水务的贡献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要明确水务的公益性定位,与市政机构协调,稳步推进公共机构和水务管理单位改革,推进区县水务管理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水务体制。理顺水务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完善水价体系,建立健全水务管理、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的财政补贴机制,保障水务设施和水务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程主任总结了北京市五年来“循环供水”的实践,认为五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北京市供水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了水源、供水、水环境和汛期的安全,保证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首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郑司长说:“水务局成立五年来,是水务运行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的五年,是水务发展思路战略性转变的五年,是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的五年,是水务管理职能不断强化的五年,是水务各领域全面发展和历史性跨越的五年。”

他说:以市水务局的成立为标志,北京已经正式建立了新的水管理体制。新的水系统实现了水的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管理,有效解决了水管理机构重叠和权力划分的问题。城乡供水、节水和排水在同一制度框架下高效运行,实现了城乡统筹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统一调度。市水务局成立后,经过多方努力,形成了“四级水务”管理体系,即市水务局、14个区县水务局、114个流域水站和3297个农民用水者协会,为水务统一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水务依托行政职能,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形成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以企业管理为纽带,加强了给排水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他说,为应对持续干旱造成的水资源短缺,水利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北京水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遵循水循环规律,确定建设循环水务的工作理念,探索实现北京水资源高效、集约、循环利用的途径,为保障城乡水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强调要采取严格的措施保护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的水质。密云水库蓄水自2004年以来已停止下降和回升,水质保持二级标准。建设山区“生态恢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控制水土流失,同时控制流域内农村污水、垃圾、厕所、河流和环境。

他介绍说,为确保全市供水安全,怀柔、平谷、张坊、昌平四个应急水源地已建成,全市供水总量达13.5亿立方米;城市自来水日供水量从230万立方米增加到295万立方米,水厂水质均达到国家颁布的106项饮用水卫生标准;三年来,城市平房区32万户一户一米的问题已经解决。两年内,消除1200个二次供水设施的安全隐患;集中力量解决农民饮水问题。自2005年以来,全国共有199万农民获得了安全饮用水,农民安全饮用水改造提前两年完成,使300万郊区农民和农村流动人口能够使用安全饮用水。

关于节水工作,景程主任表示:坚持“理念、机制、技术找水”的节水工作方针,不断完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农业节水管理,完成85%的节水农田建设,设施农业采用滴灌、微灌等节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行业,关闭高耗水企业;普及节水器具,公共场所基本普及节水器具,城镇居民家庭普及率达到85%。全市年新增用水量从2004年的32.5亿立方米下降到29.1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同期的81立方米下降到33.6立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从2004年的7个增加到9个,同期日处理能力从158万立方米增加到25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从70%提高到93%,实现了污水处理率达到90%的奥运承诺。郊区污水处理率从同期的40%提高到48%;中水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环境和城市绿化。年用水量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年利润消耗量首次超过地表水。中水已成为北京稳定可靠的不可或缺的新水源。同时,坚持生态河道管理,河流污染优先,完成六环路以内的骨干河道。清河、凉水、澳门、青洋河的黑臭水体已经被清理了很多年。中南海-桐梓河-北海等八个水循环工程已经完成。

程主任表示,经过五年的努力,南水北调北京段主体工程和“三厂一线”配套工程已全面完成。北京已初步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和再生水联合调节的供水保障格局;将“防洪”改为“汛期”,到2006年,37座病险水库全部得到加固。城市主干河流每50年达到一次排水标准,消除了49个城市死水点。建立6个新的部门联动机制,全面排查各级部门应对洪水安全的责任体系、应急预案、应急物资、队伍准备和安全隐患,提高保障能力;自2006年以来,全市已建成1200多处雨水利用设施,并在城市下游建设了雨水储存区。在郊区,坑、沟和洼地被用来阻挡雨水,这改善了环境,补充了地下水,使雨水的利用率每年增加4500多万立方米。

成功举办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水务局按照“专群结合、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形成了以群防群控为特色的水源安全防控体系;各供水单位加强了安全警戒和供水运行管理,满足了奥运会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加大江河湖泊清理力度,城乡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采用计划管理、应急管理和责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奥运汛期安全;与奥运场馆运行团队无缝衔接,全方位保障奥运安全。

与此同时,程主任也谈到了北京水务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一是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连续九年干旱使北京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成本。面对困难和压力,景程主任坚定地表示,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北京水务一定会实现“三大水务”的目标,形成以“九大系统”为主体的水务发展新格局。到那时,北京的水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城乡供水将更加安全,生态水环境将更加适宜居住,安全的汛期制度将更加完善,运行和管理将更加顺畅。

标题:北京市“九大体系”打造“三大水务”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6604.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