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保变法:6大审批权限下放到县
本篇文章1662字,读完约4分钟
11月4日,记者获悉,江苏省环保厅首次明确扩大了县(市)环境管理权限。
环境保护部直接下放的权力主要通过“建立省县(市)直接沟通对接机制”和“调整环境管理审批权限”两个方面进行,其中有6项下放。如国家下达的减排总量约束目标直接到达县(市),新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的审批和平衡原则上在县(市)范围内解决。
“权力下放的根本目的是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进一步降低行政级别,简化各种审批程序,并减少审批程序。”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兼新闻发言人朱铁军告诉本报。
环境保护权力下放
江苏希望省环保厅在“建立省与县(市)直接沟通对接机制”的工作中直接联系县(市)。这样,在“总量减排”的环保一号工程中,量化指标直接到达县域,减少了城市中的中间环节,总量的分配和削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准确和控制。
此外,在财政省管县体制下,省级节能减排(污染排放控制)专项引导资金和省级环境保护引导资金由县(市)申请,由省直接安排到县(市)。
徐州市贾汪区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在向上寻求支持资金方面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得到了上级部门越来越有效的支持。徐州是江苏省第一个完成市辖区环境保护机构垂直管理的城市。
六项具体环境管理审批权限的下放,使县级环保部门更加兴奋。台州市姜堰市环保局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这“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给了县域经济发展更多的自主权。”
其中包括:将环评文件的审批权限下放给所有的报告单和登记表(化工等11个污染严重的项目除外,这些项目下放给省辖市审批);与辐射无关的城市供水、房地产开发、文化教育娱乐设施和广播电视、卫生加油站等项目由县(市)直接审批等。
其中,分散建设项目在县(市)中非常流行。一方面,省级城市环境评价文件的初步审查已经取消,县(市)可以直接向省报送;另一方面,原“三同时”(项目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直接下放至县(市)。
下放给该县的环境保护审批权限还包括一些核和辐射项目,以及“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审批”和“向大气排放转炉煤气等可燃气体的环境管理审批”。
此外,根据最近发布的文件,虽然环境保护的权力已经下放,省级部门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支持。
“在确保完成减排任务的前提下,对于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8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或服务业项目,如果项目所在地的排放目标确实难以平衡,省环保厅将实施‘点源供应’,并在全省范围内通过绿色渠道协调解决。”
然而,蓟县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审批权限下放后,需要协调的问题将更加复杂多变。“一些部门的相应权力没有下放,这使得职能部门之间难以合作,容易相互推诿扯皮。”
环保检查员“垂直第一”
2000年,江苏省将环保局改为环境保护部,成为中国第一个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江苏省编办相关人士解释说,与统计局相比,省编办在决策方面有更大的权力,在参与高层决策方面有更大的发言权和更直接的影响力。
2004年,江苏省率先将省环境监测总队升级为中国省级环境保护机构中的省环境监察局。
其设立方案中规定: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各地区将设立区域环境监测分局作为派出机构。在省环境监察局的领导下,加强区域环境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其中,建立各级环境监察局是环境监察现代化的目标之一。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后,省级环保部门及时、适当地增加了机构和人员编制。截至目前,新增环保机构89个,行政事业单位427个,其中省级环保部门新增7个,增加127个,增加1/3,如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
在去年蓝藻整治过程中,为了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苏南、苏中、苏北也成立了环境保护监督中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级区域环境保护监督机构,并开始尝试市级以下地方环境监察局垂直管理体制。这三个中心是省环境监察局的机构,其“最高领导人”由省环境保护厅直接任命,共有75家企业获得批准。
“在县以下建立环境监督中心和环境监察局,实行垂直管理,是整个环境保护系统今后实现垂直管理的第一步。”江苏省环保厅负责人在不久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告诉本报。
标题:江苏环保变法:6大审批权限下放到县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8620.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面向未来—中国水资源创新机制
下一篇:环境保护部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