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探索在长江实现“人水和谐”
本篇文章1091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30日,在这里举行的“三峡工程与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治理长江的新理念引起了国际水电和环保专家的兴趣。这一理念是基于中国正在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在于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实现“人水和谐”。
世界自然基金会水坝部主任荣格·哈德曼博士对中国治理长江的新理念表示赞赏。他说,长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200个重点生态保护区之一。与其他河流一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生物多样性正在下降。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他说:“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最近在治理长江的理念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以更加开放和坦诚的态度面对治理长江的问题,加强与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实现人与水的和谐。”
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牛说,60年来,我国基本建立了长江流域防洪安全体系,传统的治水理念主张“发展第一”,留下了许多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发展和开发活动的加剧,长江水质普遍恶化,水生态和水环境面临重大威胁。
要改变过去治河的观念,变开发与保护并重,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协调生态与发展,坚持保护促发展,保护促发展他说,下一步治理长江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建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把当前治理长江的思路概括为“保持长江健康,促进人水和谐”。她说,在治河实践中,我们更加重视“泄洪口”,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中的生态问题,开始重视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努力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协调。
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将这一转变的理念付诸实践,制定了“健康长江”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分析和评价了长江的健康状况,提出了维护“健康长江”的主要对策和保障措施。
蔡其华说,目前,长江源头生态脆弱区、水电集中开发区、重要水源地、长江中下游洪泛区和两湖入海口地区已被列入维护“健康长江”的五大重点地区。
最近,长江水资源委员会和丹麦环境部签署了《水管理和水环境改善合作协议》,希望介绍丹麦在流域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借鉴其公众参与区域生态恢复的成功做法。
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主任马朝德博士说,目前,世界环保组织关注的是,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重新评估长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动员社会各界加大减少污染的力度。
马朝德博士表示,经过16年的建设,三峡工程即将竣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控,如蓄水达到175米后周边水域水质和水量的变化,特别是水温变化对鱼类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综合管理和调度,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标题:中国积极探索在长江实现“人水和谐”
地址:http://www.mp3xiazai.com/mqzh/48633.html
免责声明:名企网汇集了全球知名企业的最新资讯,本站的部分内容以及文章引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名企资讯网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水业改革 两种力量较量的关键时期

